【影評】《隔壁的房間》 自導自演的天鵝輓歌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蒂妲絲雲頓飾演的戰地記者決定自行安樂死,多年不見的好友茱莉安摩爾陪伴她走向死亡。(華納提供)
蒂妲絲雲頓飾演的戰地記者決定自行安樂死,多年不見的好友茱莉安摩爾陪伴她走向死亡。(華納提供)
阿莫多瓦在《痛苦與榮耀》(2019)揭示了老邁與病痛,這次在《隔壁的房間》乾脆直視死亡。
蒂妲絲雲頓飾演罹患子宮頸癌的戰地記者,在治療無效後,從暗網購買安樂死藥物,決定自主死期。飾演作家朋友的茱莉安摩爾,剛出版討論死亡恐懼的新書。兩人曾經共事,還分享同個情人,但已多年不見。後者得知前者住院,從探病到陪伴,進而成為計畫的目擊者與協助者。
儘管也有抗拒、質疑,但影片很快就步入正題。擁有無敵景觀的癌症病房和自殺別墅,張揚的大紅門、綠沙發,和一套又一套好看的衣裳。阿莫多瓦的標誌性色彩運用,看似喧賓奪主;但如果連死亡的時間、地點、方式,都可以選擇的話,為什麼不好好挑選造型,想好要躺在哪裡?於是,當蒂妲絲雲頓對著鏡頭上妝時,莊嚴蓋過了悲傷。
20241202inf004
《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
這部電影自然會挑戰某些人對死亡的避諱;就像無法容忍犯罪的警探,對尚未合法的安樂死,那樣深惡痛絕。阿莫多瓦這回很溫柔,連諷刺都是輕輕的。例如茱莉安摩爾跟教練提到朋友瀕死,教練想給她一個擁抱,卻因為害怕官司,公司不允許他們碰觸顧客身體而作罷。阿莫多瓦的同志本色,也在蒂妲絲雲頓回憶男同事在戰地重逢舊情人,對方不只是視死如歸的戰士,還是神職人員的設定。不為譁眾取寵,而是透過死亡,點出偏見荒謬。
先不論要有多好的經濟能力才能像主角在如此美景中迎接死亡。但面對注定的結局,能不能多一點尊嚴?讓我們在悲傷裡也能有啟示?這不是我最愛的阿莫多瓦,但很難不喜歡他。

89分

  • 導演:佩卓阿莫多瓦
  • 演員:茱莉安摩爾、蒂妲絲雲頓
  • 片長:106分鐘
  • 級別:保護級
  • 上映日期:11月29日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