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QUEER》 愛是癮,性是醚會員專區娛樂丹尼爾克雷格拋下007的帥氣,變身滿臉風霜的中年男子,沉溺在與小鮮肉的酒精、毒癮和性愛中。(采昌提供)文 聞天祥發布時間 2025.03.21 18:4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5.03.21 18:40 臺北時間影評Queer聞天祥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盧卡格達戈尼諾執導的《QUEER》是部很吃頻率的電影。丹尼爾克雷格卸下007的勇猛剽悍,以滿臉風霜詮釋一個在墨西哥晃蕩的中年男子,卻對嫩出水的年輕小伙(德魯史塔基)失了魂。但他顯然不滿足《魂斷威尼斯》的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對方的忽冷忽熱,令他進退維艱,也讓劇情愈形隱晦。加上導演的天馬行空,更添曖昧。影片分成四章。慢條斯理但忠於原著的第一章,即已看出老的一股腦,小的若即若離。明明在你眼前,卻和別人交際。連體液都交流過了,也不代表關係確認。是擔心自己的主體性喪失,還是害怕從對方身上看到未來的自己?酒精、毒癮和性愛,在第二章的旅途,快速起了作用。最脆弱的時候得以相依,激情過後卻又再起勃谿。之後盧卡格達戈尼諾甩開原著,卻試圖更靠近作者靈魂。第三章讓兩男深入叢林,表面上是癮君子拚死也要「嗨」,實則藉此打通任督二脈。練不成奇功,也要嘔出顆真心。宛如連體的雙人舞,比攻受更像是交合。但落在青春臉頰的淚水,感悟卻又難以承受。無怪乎最後回到原點,但人事已非。孤伶伶的男主角在導演華麗的超現實大會串裡,既像凝視自我,也是多重象徵。只見毒蛇吞尾,有如閉鎖循環;蛇眼垂淚,是痛亦悲。摯愛又死又生,意味著錯失與遺憾。最終主角瞬間化為風燭殘年,顫巍抖瑟側躺在床,年輕愛人突然弓身摟抱,彷彿記憶重演,只不過當時我中有你,現在你中有我。在破碎、跳躍的敘事最後,這場情慾奧德賽的終點,有些感人,還有巨大的孤獨。88分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演員:丹尼爾克雷格、蕾絲莉蔓薇爾、德魯史塔基片長:137分鐘級別:限制級上映日期:3月21日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