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隆林沛祥罷團23日送件後,大罷免二階連署期已全數結束,共31區送件、4區連署未達標未送件,目前送件區進入40天查對期,大罷免的熱度也隨之下降。多個罷團19日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支持民眾在送件後勿鬆懈、仍有多區須為補件預做準備。罷團呼籲的話音剛落,南投馬文君罷團24日就收到中選會補件公文,需補件1,730份,是第一個被宣告補件的罷區。
時事焦點/13區二階補件拉警報 為三階投票拚空戰

大罷免二階補件開跑,全國31個罷區中,有13區送件未達130%安全門檻,恐面臨補件無法一起投票;首波送件超過安全門檻的18個罷區,預計最快6月初宣告成案、7月底投票。不少罷團在極高壓的二階送件後休息盤整,空戰議題也隨之進入空窗期,讓罷免熱度稍降。不過,本刊調查,有部分罷團已開始為成案後的第三階段罷免宣傳做準備,近10個罷團發言人正籌組聯絡平台,盼三階開跑後能為大罷免活動提供整體論述,便於主導議題、增加宣傳強度。
10天補件期 罷團心焦急
在13個送件未達130%安全門檻的罷區當中,有5個罷區─南投游顥、桃園魯明哲、新北張智倫、林德福、基隆林沛祥的連署達120%,被認為補件比較有機會過關,其他8區則對補件進度非常緊張。

「補件機會只有一次,時間僅有10天!」中三罷團在得知馬文君罷區須補件後隨即在臉書呼籲,中三差距比南投更大,時時刻刻擔心什麼時候倒數10天就要開始;陸續有志工因個人因素無法繼續前進,剩下的志工不放棄,嘗試各種方式,就為了多收那一張連署書,「差距就擺在那邊,很想放棄又不想放棄,累了,坐在路邊有點喪氣還是要舉牌,硬撐就是罷團現在的寫照。」

一名罷團幹部指出,罷團彼此交換訊息,發現一些連署件數高、較穩的罷區至今沒收到查詢單,相對較為不穩的罷區卻有收到通知單,擔心地方選委會是否會特別針對二階送件不滿130%的罷區提前要求補件,「畢竟補件期只有10天,若要補的件數太多,就一定來不及。」
被罷方反制 拜票裝可憐

以南投為例,游顥罷團5月2日送件,達標率120%,馬文君罷團5月4日送件,達標率111%,馬文君罷團雖然較晚送件,但較早收到補件通知,已經開始進入10天倒數計時,游顥罷團隨後也收到通知,需補件693份連署書,亦已開始加強宣傳、衝刺。
基隆罷團比其他罷團晚10天交件,全國罷免志工在各自罷區送件後,都集中到基隆替「基隆絕沛」罷團衝刺,但基隆罷團23日送件後,這股凝聚的士氣就面臨存續挑戰。

一名在地方積極協助罷免行動的綠營公職告訴本刊,現階段比較困擾的是被罷方已經開始積極行動,到處拜票、掃街,甚至裝可憐博同情,但支持罷免方找不到施力點,不少罷團在二階送件後進入「休團期」,有些組織甚至泡沫化,這是40天查對期或稱罷免冷卻期的隱憂,可能要等6月宣告成案後才能重新動起來。
罷團預估,最快6月初中選會就會開始宣告各罷區是否成案、7月底就會有第一波集中投票,距離第一波投票只剩兩個月,因此接下來除了衝刺補件,不少罷團幹部也已開始思考三階戰略,希望在第一波投票衝出好成績。
一名有選戰經驗的地方罷免參與者告訴本刊,目前有機會成案的罷區上看20區,已接近一場全國性選舉的規模,除了各罷團關注各自選區的地方問題,在這種「類全國性選舉」中,不可避免有些國政議題也會成為討論主軸,而從選戰經驗來看,若能有一個統一的主軸、文宣說帖,各地區才更能掌握回應方向。
組聯絡平台 為三階衝刺

相較一、二階段罷團多數單打獨鬥衝連署,本刊掌握,部分罷團正在醞釀成立罷免聯絡平台,目前有近10名罷團發言人參與,包括台北王鴻薇罷團發言人阿美、新北葉元之罷團發言人莫莉等,民進黨亦有加入討論。
知情人士指出,組建平台是為了在三階期間讓罷團對外反應更即時,便於主導議題、提供整體論述、增加宣傳強度,預計罷免成案後,這個平台就會開始運作。

「簡而言之,就是仿效當初罷韓四君子模式。」知情人士說,當初罷韓(韓國瑜)只有一區,但這次大罷免在全國遍地開花,因此先組成聯絡平台,因應三階的選戰模式;但他也強調,這個平台雖由數個罷團的發言人組成,但為了尊重整個大罷免活動當中每個罷區的主體性,考慮到或許有些罷區不想被代表,所以討論後暫定不用「發言人團」,而以「聯絡平台」稱之。
綠地方公職 盼黨定主軸
本刊調查,不少地方綠營公職對於三階的打法仍有疑惑,希望黨中央有清楚的定調與主軸,或發布統一的行動指令。
黨內人士告訴本刊,任何選戰都會有主軸,就像四大公投案是「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2024年大選是「選對的人走對的路」,黨公職習慣看中央黨部有沒有組織動員規劃、公版文宣論述說帖等,事到如今民進黨也已不必再避諱跟罷免牽連,不必扭扭捏捏、動輒得咎,應該開大門走大路,給公職清楚指引。

黨內人士也強調,擬定主軸並不代表民進黨要接管三階,畢竟罷免行動是公民社會所發起,公民社會的聲音也必定會是三階的主旋律,若罷免行動被操作成藍綠對決,並不利於投票通過,但黨公職們又確實需要一個具體行動指引;畢竟有別於二階幫忙開連署站、上街收連署書,三階沒有一份份連署書來具象化地顯示民代的出力程度,到底成案後該如何與罷團互動、要怎麼去形成全台一致的戰線,「一定是有人發號施令比較簡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