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焦點/藍白合2026觸4深水區 新北市黃國昌恐提前出局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藍白黨魁「鄭黃會」之後,藍白確立2026選舉合作大方向。(鏡報李智為)
藍白黨魁「鄭黃會」之後,藍白確立2026選舉合作大方向。(鏡報李智為)
藍白合2.0啟動對接,兩黨協商明年縣市長選舉合作,立即進入實質內容。本刊調查,雙方近期將各自盤點2026縣市長可能人選,其中新北市、宜蘭縣、新竹市、嘉義市成為藍白磋商的深水區,尤其新北市部分,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尚未正式宣布參選,已取得領先優勢,對尋求親征的白營黨魁黃國昌而言,恐難成為關鍵的第三強人物,提前出局勢成定局,可能僅淪為議員席次的談判籌碼;此外,新竹縣國民黨掀內戰,白營反成為決定藍營能否勝選的關鍵因素。藍白既競爭又合作,2026布局已成為2028大選能否持續合作的觀察指標。
20251124inv003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中)表態參選新北市長,並保證「自己若非男主角」也將盡力輔選。(鏡報董孟航)
藍白黨魁高峰會19日登場,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宣布聯手布局2026選舉,並達成最晚明年3月談定協調提名機制及智庫對接兩大共識。
2026藍白提名如何進行是重中之重,為此,國民黨派出選戰操盤經驗豐富的副祕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李哲華,與民眾黨祕書長周榆修建立溝通窗口。藍白也已開始盤整各自縣市長的口袋名單,後續將盡速碰面,檢視選將重疊縣市的合作程序如何進行,再進一步磋商民調形式等遊戲規則。

為輝達喬地 李四川人氣高

其中,白營已向藍營叫板的縣市,包括新北市黃國昌、新竹市高虹安、宜蘭縣陳琬惠,以及彰化縣或嘉義市張啓楷。
20251124inv003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在多份媒體民調都領先,成為藍營新北最強人選。(鏡報董孟航)
本刊掌握,藍白現階段最有共識的是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家鄉新竹市,亦即藍營願意禮讓高虹安競選連任,原因無他,各種主客觀因素皆顯示,高是竹市在野最強人選。不過,因她的助理費案12月中旬即將二審宣判,結果如何可能又會讓合作的態勢生變。
新北雖由黃國昌親征,但藍營現任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來勢洶洶,多份民調皆遙遙領先黃,加上藍營民代皆挺李,白營私下心知肚明,新北這席只是用來交換議員選舉布局或其他縣市長提名的談判籌碼,例如彰化縣、嘉義市或宜蘭縣。
一位藍營新北市議員告訴本刊:「形勢比人強,李四川還在台北喬輝達案,人氣就已輾壓所有人,地方普遍希望儘快拍板,讓李提早回歸新北當火車頭帶動選情。」該名議員並強調,藍白要合作,不可能只談市長,議員提名關係到席次及協助站台問題,提早拍板只會有利雙方選情。

高虹安續戰 藍營必定禮讓

除了新北人選可能提早定於一尊,李哲華也向本刊證實,如果高虹安要續戰竹市,藍營必定禮讓,「這是國民黨必須拿出的誠意。沒道理藍營希望自己的縣市長採現任優先制,遇到民眾黨就改規則。」但若高虹安不選,「國民黨不會為讓而讓,竹市就納入藍白協調機制。」
另一名新竹政壇人士分析,高虹安在罷免案拿下反罷免票12萬4300多票,比當選票數增加3萬多票,可見即便經過助理費案,她在竹市的人氣未減,這是藍營願意禮讓她的原因。不過,高曾私下向友人表達,若二審有罪她可能傾向不再競選連任,而是專心打上訴官司。一旦高放棄連任,「國民黨就沒有任何禮讓的理由了」。
20251124inv003 (5)_2025-11-24.jpg
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涉及的貪汙案二審下月中旬宣判,牽動藍白竹市長提名策略。(翻攝高虹安臉書)
該人士並說,白營代理市長邱臣遠能量及支持度遠不及高虹安,「除非白營派黃國昌下來,不然藍營一定會自己提名!」藍軍除有現任立委鄭正鈐能接棒,另有先前鬆口備戰的前黨部主委李縉穎,以及被視為活棋的前立委林為洲,議長許修睿將是左右藍軍提名作業的核心人物。
至於嘉義市,地方政壇很早即流傳嘉義不看重政黨色彩,國民黨籍現任市長黃敏惠和已獲徵召的民進黨立委王美惠,已有默契各取所需、藍綠不互打,也就是王這次拿下市長後,黃則回鍋挑戰下屆嘉義市立委。
儘管傳言未經證實,但地方普遍認為,藍議員陳家平、醫師翁壽良較難與王美惠抗衡,不如讓給白營提名「做人情」,藍以陸軍馳援白選將,也可替藍白地方選舉添一筆合作佳話。

四大深水區 藍白先競後合

宜蘭部分,白營陳琬惠雖經營多年,但藍營不乏選將,包括藍委吳宗憲也已啟動布局,不只拜會完黨籍鄉鎮市長,並勤跑基層,像是為期三天的地方盛事「蘭陽媽祖文化節」,吳就跑好跑滿;議長張勝德則是基層實力雄厚,且選戰資源豐沛;文官出身的無黨籍代理縣長林茂盛,因將縣政顧好,近期也出現勸進聲浪。藍白想共推人選,不僅要看藍營能否整合地方意見,停職中的縣長林姿妙支持與否也是關鍵。
新北、宜蘭、竹市、嘉市4縣市為藍白合作深水區,國、眾兩黨「先競後合」,新竹縣則呈現不同光景,藍軍恐掀三腳督內戰,副縣長兼黨部主委陳見賢動作頻頻,透過鄉鎮長和議員系統連署拉抬氣勢,本週更將宣布參選,藍委林思銘、徐欣瑩也各擁支持者,鴨子划水等黨中央提名辦法出爐,白營支持意向反成影響勝負的因素之一。
20251124inv003 (7)_2025-11-24.jpg
陳見賢盼採徵召提名,林思銘堅持走初選,藍竹縣長內戰味漸濃。(翻攝陳見賢臉書)
本刊掌握,陳見賢、林思銘競爭已逐漸檯面化,陳拚黨內徵召,林則堅持走初選,且黨內一度傳出,林思銘在鄭麗文上任後要取代陳見賢接掌黨部主委,更增添彼此矛盾。一位不具名的地方人士分析,陳歷任正副議長職務,即便是綠營在地最強的鄭家,也與陳有交情,如今更握有行政資源,堪稱藍綠通吃;林有白營加持,不光大罷免期間獲高虹安力挺,也與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互動密切,自然形成的「藍白合」,成為林爭取提名的強力後盾。
20251124inv003
北市市長蔣萬安(左)面對副市長李四川(右)被拱選新北,態度從緊抱變接受。(鏡報董孟航)
「對民眾黨而言,上上策是自己繼續拿下一席以上的縣市長,否則也要能在各縣市組成黨團,或進入縣市政府團隊累積治理經驗。」一名曾在總統大選期間穿梭藍白陣營的政壇人士告訴本刊,白營自知明年縣市長選舉籌碼有限,因此提前在地方選舉喊藍白合,用意不外乎「以2028合作逼藍營就範」。藍營若想在下次總統大選成功整合在野黨,就須先在2026釋出誠意。

三模式合作 推邱佩琳模式

展現誠意的方式一是直接在縣市長選舉禮讓白營,例如宜蘭或彰化、嘉義;二是議員提名藍白聯合布局、極大化在野席次;三是藍白聯合輔選縣市長,並在當選後組成「地方聯合政府」,講白話就是縣市小內閣要有白營成員,這可從白營近期頻提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模式的發言看出端倪。
20251124inv003 (8)_2025-11-24.jpg
黃敏惠寫下四度當選嘉義市市長紀錄,能否順利交棒成為話題。(翻攝嘉義市官網)
本刊調查,由於藍白在本屆立法院取得過半優勢,各式修法或重大議題早有合作基礎,智庫對接並非難事,依民眾黨現行組織架構,黨具有智庫性質的單位包括政策會及國家治理學院。一位民眾黨要角告訴本刊,未來藍白智庫對接,民眾黨將由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負責,至於翟本喬主掌的國家治理學院則屬於黨的內訓活動單位。
事實上黃國昌接任民眾黨主席後,即委由賴香伶展開國內外聯合政府的相關研究,並舉辦多場相關論壇,黃預計本月25至28日率黨青年團訪問日本,除聚焦產業合作、科技創新與區域安全等議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後成立聯合政府,黃此行也頗有借鏡日本制度的意味。
20251124inv003
李哲華號稱藍營「勝選操盤手」,要如何處理藍白合備受關注。(鏡報李智為)
藍營同樣樂見籌組地方聯合政府,為2028打好根基。至於議員選舉部分,李哲華表示,一定開放藍營縣市長為白營議員站台,過去國親合就是如此;一位北部地方輔選要員則直言,議員選舉屬多席次,不論藍讓白、白讓藍,都不能保證被讓者一定當選,「藍白就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