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萬小散戶 靠零股滾出3千萬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1千萬資產,都是從1塊錢開始累積。想要擁有大財富,就要學會小錢滾錢術。一名高職老師21年前發現「小錢魔力」,努力把省下的每一塊錢,變成零股,這些零股又配息生零股,最後像滾雪球一樣,滾出上千張股票,如今每年坐領百萬股利,股票資產超過3千萬。
腳上踏著用黏著劑黏了又黏的舊涼鞋,身上穿著舊衣服,走進教室,學生抬頭一看,心想:「哪位大叔啊?是不是走錯教室?」這就是公立高職老師陳重銘給學生的第一印象,簡樸到完全看不出來是身價逾3千萬的有錢人。
從零股買起,變身千張大戶,陳重銘把投資心法集結成冊,傳授小資理財術。(攝影:陳俊銘)
學生林建安回憶:「我曾經一度懷疑陳老師很混,因為他從不插手班上事務。後來才知道老師要訓練我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且他還努力教導課本沒教的實用理財觀念,對我的金錢觀有很大啟發。」
最令學生佩服的是,陳重銘雖然節儉卻不吝嗇,每年慷慨捐出30多萬元幫助數家育幼院貧童。還多次以不具名方式,捐助家庭陷入困頓、沒錢吃飯的學生,「實在令人尊敬。」林建安説。
節儉卻不吝嗇,陳重銘今年捐款38萬幫助貧童,而這些捐款只佔他股票收入的1/5。(攝影:董孟航)
而陳重銘捐出的30幾萬元,並不是他當老師教書賺來的主動薪資,而是他每年從股票市場提領的股息被動收入。
以他今年領取將近200萬元股利(現金+股票)計算,30多萬捐款只佔股利的1/5,剩下的100多萬,他又繼續拿來買進更多配息績優股,靠著股利買好股,不斷養大資產,同時又有餘力捐款做公益,形成一股正向的現金流。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陳重銘坐擁3千萬股票資產,可是花了21年的努力,才有今天這樣的成果。
21年前,陳重銘研究所畢業後,曾當過5年流浪教師(代課老師),當時薪水只有3萬元,卻要養3個小孩,往往花到一毛不剩。那時,他就清楚的知道:「不趁年輕時努力累積資產,長久下去一定是死路一條。」
過去出門,陳重銘都搭公車、捷運或走路,2年前才拿100萬股利買下人生第一輛車。(攝影:陳俊銘)
於是,他從此展開一段長達21年的逆人性超級節流術──衣服穿到破才買;背包揹到破、縫到不能縫才買;電影只看二輪電影;不買車,而是搭捷運、公車、走路;花200元門票,帶3個小孩去游泳池運動消磨時間。
這樣「勤苦」的生活,目的就是要努力把每一塊錢盡可能的省下來,然後把零錢變成零股,一點一滴的累積股票資產。現在他手上持有數百張電子股,包括台積電、聯詠等,以及800張金融股,包含中信金、第一金等,股票張數多達1千張,從零股散戶變身千張大戶。
投資股票絕對沒有暴利,而是要靠長時間複利滾存,資產才能倍增。
陳重銘鼓勵所有上班族,犧牲一點點小確幸,少吃幾塊雞排,少喝幾杯咖啡,少看幾場電影,把這些小錢拿來買書投資自己,充實理財知識。只要肯踏出節流第一步,並練習用小錢買零股,終有一天,也能輕鬆年領百萬股利。(攝影:陳俊銘、董孟航)

陳重銘6大投資心法:

  1. 專注本業
  2. 節流省錢
  3. 學習理財知識
  4. 長期投資
  5. 相信績優公司
  6. 買進資產創造現金流

陳重銘存股4大原則:

  1. 重視本金安全→買進不會倒的大型金控股、電子股
  2. 選擇盈餘分配率達50~100%的好公司
  3. .每年領取股利再投資→發揮滾雪球效果
  4. 張數變多後,進一步做到分散產業存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