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作家施昇輝從2008年到2014年,連續7年締造超過18%的投資報酬率,這位自稱「最不愛談理財」的理財作家是怎麼做到的?「我每天睡前只花幾分鐘看盤,然後就操作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簡稱台灣50)這檔ETF。」他的答案驚人的簡單。
靠ETF 不看財報也能從股市撈錢

兩位高學歷、高專業、高知識的投資人,心懷在股市賺取穩定退休金的美夢,卻一度演變成噩夢。所幸,最後他們找到了安穩寄託。究竟是哪檔明牌成了他們的歸宿?答案是: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究竟是什麼?能擁有媲美鐵飯碗的亮眼報酬。
1分鐘認識ETF
ETF是什麼?
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的縮寫,中文為「指數股票型基金」。像共同基金一樣,由資產管理公司發行,也有經理人。例如大家最常聽見的台灣50,以追蹤台灣50指數為主,台灣50指數的成分股則為台股市值前50大個股。
ETF怎麼交易?
在證券交易所買賣,因此投資ETF的第一步就是到券商開立一個證券戶頭,交易方式跟買賣個股如台積電、中華電信等一樣,網路下單、電話下單都行。
由於交易模式與股票一樣,所以投資金額端看市場交易價格。例如台灣50目前的市價是70元,代表買1張(1000股)需要7萬元(70元 × 1000股)。如果資金不夠,也可選擇零股交易。
ETF交易成本?
交易ETF時,買與賣的手續費為成交金額的0.1425%(券商通常會給予折扣);賣出時,政府會收取成交金額的0.1%證交稅(一般股票則為0.3%)。
相較於共同基金手續費動輒3%(有時基金公司會打5折,但折扣後還是有1.5%),ETF的交易成本相對低。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解釋ETF最大的優勢在於,「它不像個股有淪為壁紙或下市的風險,它永遠不會倒;以台灣50為例,其成分股永遠是台灣前50家最具競爭力的公司,因為它會根據公司市值起落自動調整持股比例。」

就是因為ETF具有此特性,所以就算施昇輝買台灣50一度被套牢2,000萬元,他也沒在怕的。其實如今氣定神閒的施昇輝,過去也曾是股市「魯蛇」,他在證券業打滾15年,卻在中年慘遭資遣,憑著多年的證券業經歷,他決定在家操盤,市場好時,投資成績夠養活一家老小,但是,2008年金融海嘯一來,他的資產隨即被打回原形。
當時的他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下,直到某天半夢半醒,他突然想通,「人生何必追錢追得這麼痛苦,只要夠用就好」,抱持著這樣的想法,他把手頭套牢的股票全數出清,改投資和大盤指數連動的台灣50,「不求多但求穩,只要賺的和大盤差不多就可以了」,一轉念,施昇輝在股市的命運從此翻轉,讓他不是公務員,也能賺18%。

他把老媽股票全數出清,改投元大寶來台灣高股息ETF,「我去年8月於20元左右買進,今年9月在24.85元賣出,一年內股利加資本利得報酬率有25%。」
兩位達人的故事證明了,買股票不用瞎忙,只要單戀「ETF」,也能創造出好成績。
達人教你操作ETF
理財作家施昇輝
- 標的:台灣50(股票代號:0050)
操作策略:
- 多頭市場
- 日K值小於20,買進
- 日K值大於80,賣出
- 空頭市場(當大盤跌破季線,而且短期沒有回升跡象)
- 日K值小於10,買進
- 日K值大於50,賣出
說明:K值為隨機指標,數值介於0到100,數值越大代表指數(股價)越高,下跌機率越大;反之,數值越低,上漲機率越高。看盤軟體都有該數值可參考。
99%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艾瑞克
- 標的:高股息ETF(股票代號:0056)
操作策略:
- 0056每年股息介於1元至1.3元,長期以來股價介於20元至25元之間,因此建議:
- 股價20元買進,此時股息殖利率約為5%
- 股價25元賣出,此時股息殖利率約為4%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