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茶葉商,媽媽是精雕藝術家,姊妹倆承襲了父母特色,讀台藝大,都愛喝茶,姊姊家郁還曾跟著爸爸遠赴雲南看茶。3年前兩人拜師學茶道,不學花招,講究泡茶的輕鬆自然,細節、茶具樣樣不馬虎,和她們認為茶道應該回歸茶湯和人有關。
東方潮 宜蘭女孩愛茶道 藝術家呂美麗之女

「從我們有記憶以來就開始喝茶了。」宜蘭知名雕刻藝術家呂美麗兩個女兒莊家郁、莊家馨,聊起茶道,以直率回答做為開場。姊妹倆20歲就拜師學起茶道,一改泡茶是老人專屬的思維。這股東方潮,其實比想像中還流行。

倒茶為何要換手?細節不說不知道
沖自己愛喝的茶款,像性溫舒服的台灣烏龍、古樹紅茶、雲南普洱茶招待朋友。女孩以熱水溫壺後,輕巧地將茶葉從茶倉中倒在茶則上,隨後遞給客人嗅聞茶葉香氣,這時候溫杯,待聞香結束,拎起茶匙,以尖端輕推茶葉入壺。
若壺口稍小,沖的是條索形茶葉,便用茶匙稍微弄鬆。注入熱水蓋上壺蓋,稍待片刻即將第一泡茶棄於水方裡,再往壺內注水,等待茶湯釋出倒入公杯,為客人面前的杯斟茶。

女孩們過程中有條不紊,輕巧而不失力道,動作設計的背後均有其意義。好比斟茶時把壺蓋打開放在桌上,不會讓茶葉被熱氣悶住,也避免失手打破茶蓋;面前若有5位客人,斟茶到第3位時,把公杯拿起靠近身體換手再開始為第4位斟茶,也是預防手勢碰撞杯壺而失誤。這些泡茶細節,不說還真不知道。

同款茶不同滋味 姊妹致力推茶道
「泡茶修身養性,也要舒服輕鬆,不該匆促,不能粗魯。」妹妹家馨說道。茶道好玩的地方在於同款茶,不同人甚至同一個人沖滋味都不同,除了不斷練習沖茶之外還得打開感官體會摸索。「即便跟老師學,學完也得找到自己的方式。」家郁說,因此泡茶成為姊妹每天午餐後必做的事。

興致一來,姊妹倆會備好一席茶具上山泡茶,從杯壺、茶托,到茶匙、匙枕、茶則、壺承、茶席布,無不悉心挑選,就像為自己搭配衣服,一點都不覺得麻煩。家郁突發奇想地說,下次想試試在人聲鼎沸的夜市裡擺好茶席沖茶。當周邊人車快速流轉,茶人成了一道緩慢風景。話語剛落,就有畫面,我也默默記下,到時候一定要預約攝影來拍。

姊妹喜歡手感的溫度,希望讓愈多年輕人接觸茶道,不會因昂貴茶具而卻步,於是動手設計茶匙、茶則、杯蓋、茶托,有價格較便宜的錫製,也有黃銅、紅銅和價格高一些的客製銀器,每一道鍛敲都是手工,與用心沖出的茶湯一樣,心意真切。
莊茶
- 地址:宜蘭縣礁溪鄉興農路322巷1號
- 電話:03-9883-979
- 營業時間:9:00~18:00,全年無休。
- 備註:可預約茶席。
- 網址:http://www.lovemylife.com.tw/tea/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