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龍脊!我正在蒐集4分之3的香港拼圖會員專區美食旅遊文 童心怡攝影童心怡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7.01.25 18: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3 臺北時間登山旅遊香港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台灣人說「爬山」,香港人則喜歡說「行山」,因為香港人爬山還喜歡拚速度,這不但是生活文化差異,某種程度也突顯台灣人與香港人對於「上山」這件事,有截然不同的享受方式。龍脊是一段老少咸宜的健行路徑。 位在香港島市郊的「龍脊」,之於香港人,就如同「象山」之於台北人、「壽山」之於高雄人,是一座住在這座城市裡的人,週末假日踏青健行時,最容易想到的地方。不同於象山、壽山能夠把台北與高雄最精華地段的夜景一覽無遺,香港的龍脊看的卻不是中環的夜景,而是香港島的豪宅區與沙灘。 龍脊曾被CNN評為「香港最佳新手遠足路線之一」,並獲《孤獨星球》評選為「香港最佳遠足線路」,但這些都不是我想去爬龍脊最主要的原因,真正觸發我的,是台灣作家劉克襄在《四分之三的香港》中說的,「在香港行山,是我真正認識香港的開始」,這讓造訪香港好幾次的我,心中莫名燃起一股好奇心,爬上香港的一座山,就真的能認識香港的不同面貌嗎? 龍脊位於港島東部,健行步道入口位於石澳道上土灣村附近,因為到龍脊爬山者眾,並不容易錯過入口。龍脊除了步道口開始有一段階梯,之後幾乎都是平路,不少家庭或學生族群都會輕裝上陣,爬過這段最辛苦的樓梯路之後,緊接著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幅幅香港的自然風光。第一道風景是大潭水塘和紅山半島的白色別墅群,在香港,「水塘」指的就是水壩,在水壩下方的大潭灣,可見不少遊艇小船在其上悠遊,感覺很怡然自得。不過在這之後,才算是真正進入龍脊的健行徑。爬上第一段往上的常常階梯之後,映入眼簾的第一道風景就是大潭水塘與大塘灣的碧藍湖景。龍脊之所以稱作龍脊,是因為從「打爛埕頂山」(標高284公尺)至「雲枕山」(標高266公尺)之間的一段山路,橫跨鶴咀半島,山巒高低起伏有致,遠看就像是一條露出脊骨、匍匐在山上的巨龍。站在打爛埕頂山的眺望台上,可以飽覽大浪灣、東龍洲與將軍澳的迷人景色。走在這段路上,有時候像是穿梭在綠色樹林圍成的矮牆之間,往右手邊(東邊)看,能遠眺石澳村與石澳沙灘,沿著這條路走一段之後,就會來到龍脊海拔位置最高的打爛埕頂山,不少遊客在這裡合影拍照,往下看是大浪灣,甚至還能遠眺香港周圍群島,包括東龍洲、將軍澳等。龍脊的左右兩側景色,無處不展現香港在水泥叢林之外,也有秀麗的自然風光。接下來的登山徑幾乎都是下坡路,經過馬塘㘭之後,就比較沒有風景,而是一段往低處走的石階與砂土路,但最後出現的景色,也就是終點大浪灣,絕對令人心曠神怡,因為爬山的疲憊整個一掃而空。龍脊的終點是大浪灣,這裡是香港著名的衝浪勝地,有湛藍的海水與金黃沙灘。大浪灣湛藍的海水與沙灘,對爬山者來說是最好的回報,這裡是香港知名的衝浪勝地,村內有幾家茶餐廳與冰室,賣著基本的港式簡餐,足以飽食一頓,若一時興起想衝浪,店家亦有租借衝浪板與販售泳衣。大浪灣村內有茶餐廳和冰室,若想衝浪也可租借器材。從香港回來後,我一直對龍脊的景色念念不忘,對我來說,龍脊最吸引人之處,正是爬山途中每個轉角都是風景的驚豔感,最後終點的陽光沙灘,對於從城市而來的旅人,更是最完美的句點。龍脊路線:石澳道近土地灣村-石澳半島的觀景點-打爛埕頂山-龍脊-馬塘坳-大浪灣全長:約8.5公里時間:約4小時補給站:途中沒有,出發前可在市區先補充。交通:前往起點土地灣村,可從港鐵筲箕灣站A3出口的筲箕灣巴士總站搭乘9號巴士,或於巴士總站旁邊前往石澳的紅色小巴,在石澳道土地灣下車。從終點大浪灣離開:可於大浪灣搭乘紅色小巴或計程車返回筲箕灣。門票:無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