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祭典】馬祖北竿擺暝 保存兩岸僅存的燒馬糧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北竿坂里與白沙兩村,每年為感謝「白馬尊王」和座駕白馬,會有一個很特別的燒馬糧儀式。
北竿坂里與白沙兩村,每年為感謝「白馬尊王」和座駕白馬,會有一個很特別的燒馬糧儀式。
馬祖北竿坂里村的人口並不多,卻是每年元宵節「擺暝」第一個開跑的地方,最特別的是保留下兩岸僅存的「燒馬糧」文化,成為馬祖「擺暝」最具規模也最有看頭的一村。
擺暝遶境回村的「燒馬糧」儀式,並非馬祖各村都有,甚至連福州當地都很難看到這樣的傳統文化。燒馬糧則是源於「白馬尊王」獨特的歷史。白馬尊王是福州人心中地位很崇高的神祇,歷史有兩千多年,是漢朝閩越國王郢的第三子,喜乘白馬,因此別人都稱他「白馬三郎」。
燒馬糧會在神轎遶境回村的時候開始燒。

燒糧草要餵飽尊王的白馬

傳說白馬三郎生性正義,聽聞在福州鱔溪的某個潭有鱔魚精在作怪吃人,他就到鱔溪跟妖精搏鬥,後來跟鱔魚精同歸於盡,也解救當地的老百姓。後來鱔溪人感念他,就為他立廟。
坂里村發展協會理事長王俊傑說:「據老一輩說,鱔魚精後來跟白馬尊王成仙後結為夫妻,而白馬尊王夫人是雨神,後來福州太守、刺史都跑去求雨,沒想到每求必應,歷代皇帝就不斷追封白馬三郎,從「侯」封到「王」。「每年擺暝舉辦這幾天,都會下一點小雨。」王俊傑說,這讓當地人更加相信白馬尊王的威靈。
「雖然馬祖各村都有不同主神,但白馬尊王是全馬祖最大信仰圈,光是四鄉五島就有20多座白馬尊王廟,可是唯獨坂里跟白沙兩村才有燒馬糧的文化。」王俊傑說,前幾年他們回大陸長樂旒峰祖廟進香,才發現當地已經沒有燒馬糧的習俗。
坂里與白沙兩村都信奉白馬尊王,每年坂里的遶境因為兩村友好的關係,也一定會去白沙村。

坂里十三暝 原來有段禮讓的故事

白沙村與坂里村共同供奉的神祇皆是白馬尊王,「坂里是以王家幫為主,白沙也有一部分是的王家幫」,以前白沙的次房與坂里的三房都會在正月15日,到中澳口去請白馬尊王的香爐回白沙或坂里,當時為了搶香爐兩村有紛爭,後來老一輩的說要禮讓,坂里的三房就提前到每年正月13日擺暝。王俊傑說,「很巧的是,在大陸祖廟的三房也剛好是在正月13擺暝」。
坂里村的擺暝,最早是居住在福州長樂的王家祖先,因著遷徙到馬祖也一起將祖家每年正月15日酬神的習俗一起帶過來。王俊傑指出,「從前馬祖多半是農村與漁村,當地人的過年不只有初一到初三,會一直休息到初十五」,趁著農閒之餘,村民會在村內公廟舉辦酬神的活動,除了還願的,也祈求新的一年有好的開始與好的結果,能夠五穀豐收。
坂里村因為提早舉辦擺暝,才有機會可以把全北竿的神祇都邀請來一起開趴踢。

神祇每年正月13日坂里大宅前開趴

王俊傑說,每年正月13日上午,只要坂里一敲鑼打鼓,全北竿都知道今年的擺暝開始了,也因為只有坂里在13日酬神,所以有機會去邀請全北竿的公廟一起參與遶境,共襄盛舉,那一晚,坂里大宅前宛如神祇的星光大道走紅毯,這場神與神的派對、人與神的共振、人與人的嘉年華就此登場。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