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宜蘭五結的「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對宜蘭在地人來說,這是兒時記憶中繁華的中興紙廠,如今轉型為大型文創園區,園區入口處一座搶眼的裝置藝術「腦力現場」,藝術家呂秉承以一個轉動中的大腦意象,傳達出這座從製造工廠走向腦力激盪的創意基地。
宜蘭昔日製鈔紙廠 變身手作新樂園
今年7月底開幕的「中興文化創意園區」,是目前宜蘭縣內保留最大的工業遺構,也是台灣現今最完善、最大的紙工業區。如今老廠房不再輸出紙張,而是將宜蘭在地文創,化做一個個可體驗染布、織布、捏陶、玩紙及木工手作的工作室。
來到遊客中心,裡頭正在展出的「紙說:中興造紙故事」,述說過往的紙廠歷史,建於日治時期1935年的中興紙廠,前身是當時東南亞最大的造紙廠「台灣興業株式會社」。造紙的原料從最早的糖廠甘蔗渣,到羅東鬼萱、林場木料,最後演變為進口木材,建築也曾歷經二次大戰的砲火襲擊,之後中興紙廠還曾生產過鈔票用紙,當時紙廠周圍裝上鐵絲網,員工上下班都要檢查,以確保廠內這些有價證券用紙不會外流。
園區腹地十分大,部分荒廢頹圮的水泥建築保留原貌,從老建築窗口長出綠樹,班駁的牆身,一旁還有直聳入天卻留有毀損痕跡的大煙囪,眼前的景象形塑出另一種頹圮的美感。
中興紙廠興盛時期,從原料貯存、磨木製漿、製紙,全在廠區內一氣呵成,一棟棟荒廢建築的水泥牆身,還留有當年將機具遷出所敲出的洞,現在卻以鐵構件的藝術創作,一一描繪昔日從伐木、脫皮、製漿、抄紙等製紙流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