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戴壟總部,陳宏棟頂著一頭白髮、穿著三宅一生服飾出來迎接我們,一身雅痞,辦公室內放了數座身價等同豪宅的沉香與各式老茶,一旁真空管音響流洩出老爵士音樂,彷若走進蒐藏家的寶庫,幾乎要讓人忘了他科技董座的身分。
【頭家開講】奈米大進擊

戴壟科技董事長陳宏棟出身五股望族,15歲跟著父親第1次接觸高爾夫球,便打出低於標準桿1桿的好成績,球技成了他的公關媒介,朋友戲稱,他靠1支球桿就能打垮黨政軍,20歲便開工廠當頭家。
看似順利的少爺人生,他卻因1984年捲入十信案,避走美國,5年後才回台從事房地產開發,沉潛許久,3年前在親戚請託下,接下研發奈米細化技術的戴壟,將平均粒徑僅1.7奈米的微粒運用於電子產品、紡織與農業等領域。桿上的小白球領他進入江湖,63載人生亦如球賽,高低起伏、各有滋味。

防水防彈 運用廣泛
2014年成立的戴壟,主打奈米物質細化技術,細化後的奈米粒徑平均為1.7奈米,遠小於傳統技術的150奈米,因可填補於物品孔洞,應用在電子3C產品防水、紡織品防爆、防彈上,還可織入防蟲網阻絕害蟲、減少農藥使用,目前已和世界多家大型汽車、3C與金屬領域公司簽約,預計2018年應用端將全面問世。

拿著塗上戴壟細化奈米的吹風機和鎢絲燈泡,陳宏棟面不改色地放入水中接通電源,這項防水技術今年在美國CES展(國際消費電子展)亮相後,已與多家世界級汽車、3C與金屬領域廠商簽約,在CES上海展時獲得最佳製造商技術獎,獨到的技術業界已悄悄傳開。
一旁員工則穿上重量僅700公克,摻入特殊奈米纖維材料及玻璃纖維製成的高效能防割外套,即便用銳利的刀片近距離切割外套表層,也無法割破,打破過去防割衣厚重的印象。
年過60踏入科技領域,在家中排行老二的陳宏棟,出身五股陳氏望族,家族與士林紙廠陳朝傳、幸福水泥陳兩傳都有淵源,陳宏棟的父親陳元生以種植鮮花出口起家,是台灣第一個鮮花出口商。
「60多年前我家就有摩托車,那時有摩托車比現在開勞斯萊斯還了不起;別人家逢年過節才大魚大肉,我們家幾乎每天大魚大肉。」陳宏棟說:「但我爸年輕時賺錢容易,他後來誤入歧途…我們家在台北市很多土地都賭掉了,只有五股的祖公地他不敢,那是祖先留下來的。」
躲債搬遷 家道中落
為躲避賭債,陳宏棟全家連夜搬到高雄,父親在市場租了攤位賣魚,「我那時國小四年級,可以說親眼見證我家家道中落。」
搬到南部後,所幸舅媽一家與台南紡織關係密切,陳元生習得成衣加工技術後,在三重創立合元實業,生產衣領、門襟與袖口,「當時全世界做衣領都用人工裁剪,剪好還得修邊,我爸找人研發機械刀,一個模具印下去,不管你做50片或100片,大小都是一樣的。」
合元最高紀錄一天可生產1000萬片衣領,成了全台前幾大不織布大戶,陳元生再度致富,開始熱中打高爾夫球。







15歲那年,為了去球場喚打球的父親回家,陳宏棟接觸到高爾夫球,「我爸叫我別說話先打球,我國小當棒球投手,比較有力、都打得到球,人生第一次摸高爾夫,就在林口球場的第8洞打了一個博蒂(低於標準桿一桿)。」
因兄弟對高爾夫球都沒興趣,唯獨他在父親有計畫的栽培下,一天得練打500顆球,讓陳宏棟迄今看到練習場就厭惡。陳宏棟的友人說:「他球打得好是基本功紮實,因為他爸說,不認真練球,就不准下場。」

50年代,打高爾夫交際者多為達官顯貴,小小年紀的陳宏棟成了家族另類的外交官,結交不少重量級球友,如時任國防部長的宋長志都喊陳宏棟為「小陳老師」,每次打球三軍總司令都在一旁陪同。
打高爾夫 觀察性格
「我會撒嬌、嘴巴甜是關鍵,另外還有球打得好。」現在仍維持70幾桿好成績的陳宏棟,講起打球眉飛色舞:「我打球認識了各色各樣的人,大家都說,我一支球桿就能打垮黨政軍。」
從小看大人們送往迎來,練出陳宏棟觀察人的本事,「我不應酬,但我喜歡把朋友帶去球場,打高爾夫就像打麻將一樣,可以看出人的性格,一開始他會裝、會做作,但打完18洞是裝不了的,打一場球好像認識了他18年。」

20歲生日那年,陳宏棟的球友陳本發,看香港首富李嘉誠靠人造花致富,有意發展人造花,便找陳宏棟合作,陳宏棟向父親要了500萬元贊助當生日禮物,成了少年頭家。
但3年後,陳元生認為,人造花廠所需人工太多,未來是機械自動化的世界,在父親的建議下,他將持股賣給股東,1978年另在父親資助下,成立寶勝從事房地產代銷,兩年後則接下伯父陳清海創辦的清海玻璃,25歲當上董事長。
爆十信案 避走美國
亨通的政商關係使陳宏棟結識許多台灣豪門二代,他自承與宏國建設第二代林鴻明情同兄弟,和國泰集團創辦人蔡萬春之子蔡辰洲、蔡辰洋亦有往來。27歲時進入國泰興來建業任總經理,但福禍相倚,1984年十信案爆發,蔡萬春一脈式微,陳宏棟也擔心受波及因此避走美國。
採訪這天,陳宏棟不願多提十信案,就怕又扯進蔡家,「大家知道我是跑路去的,沒什麼人敢跟我往來。」
富家少爺墮入凡間,陳宏棟在美國跟人借假身分應徵禮品公司的送貨司機和包裝工人,他發現倉儲退貨太多,便自告奮勇跟老闆批貨,拿到跳蚤市場販售,耶誕旺季時,一天可賺到1萬美元。1989年,又有朋友找陳宏棟一起在德州創辦台灣養蝦村,養殖2000多公頃的厄瓜多爾白蝦。
「我從小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年紀輕輕就打高爾夫、開跑車,免不了有傲氣,29歲到美國,賺到的錢跟父母給的完全不同,是在欉紅的自然甜,那種甜度我沒辦法形容。」陳宏棟說。

赴中闖蕩 開發地產
雖然最終未被捲入十信案,但陳宏棟仍在美國待了5年,1989年,他將養蝦事業交給專業經理人管理並決定回台,而返台前夕,憑藉家族影響力,他前往上海出任政府顧問,協助進行浦東新區開發及瀋陽老工業基地改造。「我在美國養蝦也有點成就,我就想去了解以前書上說的十里洋場是怎麼回事?但我很驕傲,不管是台灣還是大陸,我沒做過政府的生意。」
「我打電話1小時內可以叫整桌中將級以上的來吃飯,但我們家做紡織,我一塊布都沒賣給聯勤,我不想被扯進政商關係裡。」
陳宏棟今年63歲了,說起30多年前的政商糾葛、朱門恩怨宛如昨日。回台後他陸續擔任美商億富地前總經理、金馬甲公司董事長,2013年,他以華達國際航運董事、億富地總經理身分,參與北京產權交易所統籌的北京金馬甲產權網路交易公司,可直接在網上交易台灣商辦大樓。

而陳宏棟最新的事業,則是2014年新成立的戴壟科技。「3年前我大伯父陳清海的孫子來找我,告訴我戴壟研發的東西,但他沒資金了,希望我可以接手。」
陳宏棟解釋,將經過奈米細化後的微粒填滿玻璃毛細孔,不僅可有效隔絕、減少髒汙,還可有效避免出現凡得瓦力效應,使奈米粒在高低溫下穩定運作,不會產生奈米團聚現象。
不願具名的奈米業者分析,做奈米不難,但能細化到平均奈米粒徑僅1.7奈米,且克服奈米出現如磁鐵磁吸的團聚現象,「這應該是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技術。」
改良農業 助益除蟲
在眾多奈米技術的應用,陳宏棟最投入的是新農業改良。他將奈米細化技術與紡織品結合,發展出嵌入除蟲菊劑的除蟲網,蚊蟲接觸到網子神經系統因干擾損壞,而喪失行動力,農民無需額外噴灑農藥。目前戴壟在新疆、浙江近300多畝的土地上,都設立了新農業示範基地,「很可惜,在台灣做這個會增加成本,沒人願意做。」

採訪隔週,我們與陳宏棟約在高爾夫球場拍照,「我爸是我的偶像,他講的話就是聖旨,以前他做鮮花出口,在五股種的菊花顏色都很自然,我這麼執著農業,也是受我爸影響。」
回到球場的陳宏棟如魚得水,背著攝影器材跟著他,在球道間爬上爬下,桿上的小白球領他進入江湖,「打球的過程就像人生,有高有低,面對不同的情況,得去挑戰它、接受它,每天都過得很安逸,那是怎樣的人生?」
陳宏棟小檔案
- 出生:1955年生(63歲)
- 家庭:已婚
- 現職:戴壟科技董事長
- 學歷:德明行政專校人事管理科
- 經歷:清海玻璃工業董事長、興來百貨總經理
- 休閒:打高爾夫球
- 座右銘:利人利己、借力使力
- 經營心法:把員工當家人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