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妻投資術】定期不定額買基金 美麗人妻季芹賺10%出場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季芹勤做投資理財,補足相對不穩定的演藝收入。
季芹勤做投資理財,補足相對不穩定的演藝收入。
外型亮麗的季芹,在螢光幕前總是以甜美形象登場。她與王仁甫結婚多年,共組幸福家庭,同時將民宿經營得有聲有色。不僅如此,看似嬌柔的季芹還是家中財務長,精明掌管家中大小收支,值得一提的是,沒有財經背景的她,靠自己勤做投資功課,在基金投資上向來都能繳出好成績,讓家庭財富節節攀升。

季芹理財小檔案

  • 出生:1976年
  • 家庭:育有1子1女,老公為藝人王仁甫
  • 職業:演員、主持人、民宿老闆
  • 基金投資心法:定期不定額、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部分,年報酬率達10~15%停利;至於債券型基金則要求年報酬率要有5~8%
去年7月,知名藝人季芹與王仁甫一家大小到沖繩旅遊,午餐時間一到,季芹在餐桌前招呼:「你們儘管吃吧!這頓我請客!」不僅這頓豐盛的午餐由季芹買單,事實上,這趟沖繩之旅的所有費用都由季芹一手包辦。

不單筆操作 嚴設停利點

每年全家出國的旅費,多由美麗人妻季芹投資理財賺得的錢買單。(翻攝自季芹臉書)
不只這趟沖繩旅行,季芹一家人過往的出國旅費,也幾乎由季芹投資的基金與股票所賺得的錢支付,「這樣玩起來特別沒負擔!」季芹露出滿意的笑容。
目前季芹以基金投資為大宗,其中債券型基金占6成,股票型基金則占4成,值得一提的是,她不做單筆操作,而是定期不定額買入,「我手上所持有的基金至少都有10年以上囉!」
季芹透露,她買債券型基金講求穩定,希望有5%至8%的年報酬率,標的選擇以全球高收益債、全球公司債基金為主,她同時也為母親以及2個小孩做相關債券投資,「我很享受每個月領到配息、有現金進帳的感覺。」
但對股票型基金的要求,季芹馬上轉為積極,她偏好景氣向上發展的市場,例如中國基金、東協基金等,「以中國基金為例,我看好這個市場的長期發展,倘若報酬率為負10%,我會勇敢加碼買進。」季芹口氣展現過人的膽識,「定期投資的金額可能從1萬元加碼至2萬元,直到波段反彈,接近正報酬時,投資金額再減回原來的1萬元,而只要報酬率達到10%,我就會先獲利了結一半部位,若達到15%,再做一次獲利出場。」
雖然沒有財經背景,季芹勤做投資功課,鎖定基金定期不定額投資。
除了偏好景氣向上的市場,季芹也對有未來性的產業感興趣,像是生技基金就是她關注的標的,「產業基金的波動大,報酬率掉到負15%至20%,我都還能接受。」季芹強調,買生技基金一定要忍得住上下波動,但也一定要設定停利點,以她為例,只要報酬率達到15%,就會先獲利出場,「落袋為安,但仍然不停扣。」

季芹的基金定期不定額 操作心法

  • 標的選擇
    1. 景氣向上發展的市場:如中國股票基金、大中華股票基金、東協基金等
    2. 趨勢看好的產業:如生技股票基金

  • 操作策略
    1. 單一或區域市場:停利不停損,停利點分2階段,第一階段10%,第二階段15%。若扣款期間見到負10%報酬率,會加碼扣款,例如原本1萬元變成扣款2萬元;當報酬率漸漸轉為正,扣款金額再回復原來的1萬元。
    2. 產業型基金:操作策略同上,但因為產業型波動大,因此第一階段停利點拉高到15%,而加碼扣款的時間點則為負報酬率15%。

受父親影響 建立金錢觀

「定期投資基金要學會的就是耐心等待收割。」季芹堅持不做短期操作,這也是她手上基金幾乎都長抱達10年以上的關鍵。「過去帳單還沒有網路化時,有一次王仁甫打開基金帳單,一看發現基金報酬率竟然是負的,忍不住問說:『妳是不是賠錢沒告訴我?』我才跟他解釋:『不是不告訴你,只是我知道現階段失去的錢,只要耐心等待,一定會再賺回來。』」
如今看來成熟的基金操作心法,其實是季芹慢慢摸索出的心得,「我14歲踏入演藝圈,因為衣食無缺,對錢很沒有概念。」季芹睜著水汪汪的大眼回憶說。
直到20幾歲時,父親為她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會不定時與她分享現階段持有的基金種類與獲利的狀況,這才讓一向對錢「無感」的季芹,漸漸建立金錢觀。
有未來性的產業,例如生技產業,可以留意,但要能忍受高波動。
「媽媽也經常提醒我,演藝圈收入不穩定,要想辦法存錢。」但真的對金錢有深刻的體認,是直到季芹碰到同樣不懂理財的先生王仁甫,30歲懷孕時又希望能不工作照顧小孩,這才讓她赫然驚覺:「一定要學會理財!」
季芹的理財之路,在專注基金投資前,也曾在股海跌跌撞撞,甚至有一套自己的投資心法,她理出選股3招:觀察公司過去3到5年的獲利情況、是否出現過負面新聞、KD值變化,如果KD值小於20以下,低檔超賣,大盤卻朝多頭方向前進,她就會買進。

虧損學教訓 勇贖回換檔

另外,季芹習慣從生活面觀察,她舉例說,只要觀察到身邊的人一起做相同的事,這間公司就一定有吸引人的地方。她以家族曾經發生的巧合事件為例,「在同1年內,竟不約而同換了3輛相同品牌的車,這當然表示生產該車款的企業值得留意。」
「其實只要長期追蹤公司營運狀況,就可以判斷一家公司好壞,碰到好的股票,我也是至少持有10年以上。」30歲初,為了快速進入投資市場,除了上網買書研讀,季芹與一般投資人一樣,也聽信明牌,有次她投入50萬元積蓄買進電子類股及太陽能類股,「一夕間,50萬元翻倍成長到7位數!」讓她欣喜若狂,不過,隨後金融海嘯襲捲,股票報酬率瞬間跌到負30%,季芹忍痛停損出場,自此之後,她才將手中股票部位慢慢轉移到基金投資。
從藝人、民宿老闆,到手作甜點,季芹都做得有聲有色。(翻攝自季芹臉書)
由於過去父親為她買入的基金,每家銀行都超過十檔,為數眾多的基金檔數,曾讓她應接不暇,但季芹乾脆藉此練習操作,「過去爸爸很看好世礦基金,曾經在2家銀行買同一檔,景氣不好時,一家我選擇斷尾求生,買進中國股票基金,放個幾年,發現失去的錢慢慢能賺回來;另外一家則是選擇放著不管,結果價格卻回不來,錢也隨波逐流。」季芹因此從經驗中學到教訓,面對虧損要勇於贖回換檔。

每日看績效 培養敏銳度

現在,季芹每晚睡前,都會觀察持有的基金績效變化,藉此培養敏銳度。有趣的是,就像每天喝咖啡的習慣一樣,她笑說,一天不看基金帳戶,就像不喝咖啡似的覺得生活中好像缺了什麼,有點空虛。由於不只看管自己的帳戶,她還掌管家中每一位成員的帳戶,這讓她不禁大嘆:「睡前好忙啊!」
對於老婆現在掌控家庭財務游刃有餘,且出國大小開銷都由季芹買單,王仁甫不禁讚嘆:「結婚前,一直覺得會是由我主掌財務,沒想到現在居然是由季芹來主導。」但王仁甫補充說:「交給她,我很放心。」
「人生很無常,經歷過一場大病後,我認為存了一大筆錢,一定也要懂得即時享樂運用。」講這句話時,季芹眼眶變得濕潤,她感性地說:「投資需要時間等待正報酬,而想做的事情,卻一刻都不能等,但沒有好好學投資,手上沒有一定籌碼,也是沒有辦法完成夢想,所以邊投資邊實踐夢想吧!」
南臺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朱岳中提供)

專家意見:負報酬加碼進場 做法正確

季芹在基金投資上的觀念正確,尤其是見到負報酬進場加碼的做法難得,但要注意,定期不定額進場加碼的市場很重要,如果股市表現相對平,效果不會那麼顯著;但像東協這樣操作就不錯。

另外一個可以調整的地方是,相對積極的市場如東協,以10%作為停利點,或見到負10%加碼扣款,保守了一點,可以放大為15~20%。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