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也有良心商店 望鄉部落用石頭記錄生活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在望鄉部落,路旁圍牆上不時都能看見粗獷又饒富趣味的石頭畫。
在望鄉部落,路旁圍牆上不時都能看見粗獷又饒富趣味的石頭畫。
早在沒有文字的遠古時期,人們會用繪畫在洞穴、牆上留下想說的故事,這回我在南投望鄉部落,看見布農家族們以有趣的石頭畫和文字,說出屬於他們的故事。
下雨天,我來到南投信義鄉的布農部落,這個人口僅7百多人的望鄉部落裡,60年代族人以砍伐木材種植香菇為主,現在平日的居民依舊忙於農耕及山上工作,隨著來此遊客慢慢增加,近年才開始有了咖啡館、餐廳及民宿,店家主人都是部落裡長大或是返鄉的孩子,山中生活寧謐單純,路上並沒有太多行人,反倒成了我獨享的散步街道。
即使是雨天,橘色炮杖花和粉紅山櫻,讓部落變得多彩而熱鬧。
部落裡只有一條主要幹道,如魚骨狀兩側分散著小徑,乾淨的街道,家家戶戶種植的各色花草樹木:奇特紅色花萼長出黃色小花的蔓性風鈴花、蝴蝶們愛的蜜源植物馬纓丹、橘色的炮杖花、紫色野雞冠花、白色白雪木…,加上路旁正植盛開的紅色山櫻、掉落的楓葉,以及後山開滿白色梅花,因為這些豐富的色彩,頓時覺得部落變得好熱鬧。
望鄉部落不少戶人家都有一塊石頭解說牌。(攝影/林春旭)
除了吸睛的植物,路旁的石頭畫和文字介紹也很有趣,讓我不禁一一細數著布農家族的故事:Tanapima家族的女人很會做精細的布農傳統飾品;NangaVuian祖先是部落的頭目,下一代擅長設置陷阱捕捉山上動物,有陷阱王之稱;另外也寫出布農各種祭典的時間,4、5月是打耳祭,6、7月是收獲祭,11、12月是小米播種祭…等。
無人看管的良心商店,想買包蔬果、自行投幣即可。
我循著牆上石頭畫走到部落裡的信仰中心黃色禮拜堂,外頭的石頭畫及文字寫道, Kalibuan教會創立於1951年10月26日,居民有80%以上是基督徒,每週盛事就是週日早上的教堂禮拜,因此這時候店家通常沒營業。想多了解部落裡的故事,部落裡的遊客中心也可預約團體導覽解說。
而教會對面還有一間迷你的無人店舖,掛著「良心商店」招牌,每日裡頭擺放部落農家生產的當季作物,薑、玉米、香蕉、木瓜…甚至是咖啡豆,看中意、留下標示金額鈔票即可。
一早難得的悠閒散策,讓人好放鬆,下回不妨在此住上一晚,再順遊週邊部落景點:獵人古道、千歲吊橋、坪瀨琉璃光之橋、東埔溫泉…,安排一趟自在的原鄉之旅。
部落附近的「千歲吊橋」兩旁刻畫布農傳統人像。

望鄉部落

位置:於南投水里轉台21線,約101.5公里處右轉上山,車行7、8分鐘即可看到「望鄉部落」牌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