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在佛堂後方,進入前先經過龍發堂的辦公室。「目前我們只出不進,未來政府繼續介入的話,可能所有人都會送出。」龍發堂的行政祕書對每一位來探望親人的家屬這麼說,並提醒家屬,未來需要另尋可收容家人的地點。
【痛苦沒有替身番外篇】用「感情鍊」綁住彼此的龍發堂

警衛將我們擋在白色柵欄前,我們表明要探望親人,方才放行。廣場停車,左邊是一排老舊的矮房舍,一張病床靜靜擱置在裡頭,床單純白,白到像是新的,彷彿沒有人躺過。
去年十月,龍發堂爆發院內感染,衛生局陸續將感染阿米巴痢疾、肺結核的患者移出龍發堂,到目前已有150多位患者離開。到今年一月,龍發堂收容的精神障礙者,已從500多人降至300人。
行政祕書表示,雖然外界希望將所有患者移出,但是:「有很多患者已經在這邊住了很久,幾十年,他們的家屬已聯絡不到。」

會客處就在佛堂一角,佛堂百坪大,家屬3、4位,就在佛堂角落的桌椅邊等待。堂內不點香,無味,只聽見神龕旁的流水佈景,傳來稀稀微微的水聲。
2塊大字海報掛在牆上,第一張簡介了龍發堂創立者釋開豐和尚的前世,那像是一則武俠小說。上頭寫著,釋開豐和尚的前世出生於風雨林,無父無母,他與野獸一起長大,他練武功,14歲學會遁術,進入霜雪山,之後又吞了一顆發光珠,18歲學會了飛行術。
佛堂有多尊佛像,最大的一尊,是釋開豐的金身塑像。
另一張簡介看了就沒那麼玄了。講今世,說釋開豐發現一位精神病患,終日被鎖在家裡,吃喝拉撒都在屋裡,也沒洗澡,生活環境極糟,他心生不忍,便帶著這位精神病患生活,因為患者的母親說患者會縱火,便用一條「感情鍊」綁住彼此,帶著他活動,之後此人漸漸好轉,於是解開連結,開始教他生活技能。
走出佛堂,廣場上回頭看,建物外觀立著一尊尊和尚塑像,皆朝拜著匾額,匾額寫著龍發堂3個字,油漆繪出一道道放射彩光。再往上看,又是釋開豐的塑像,巨大地立在最高處。
廣場左邊,是7層高的大樓,鋼鐵大門緊閉著,而窗戶與走廊,都以白色柵欄圍著,望不見內裡。這是下午一點,只聽見巨大的喧囂聲,彷彿有上百人正在裡頭說話、吶喊。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