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輝番外篇】索多瑪的黃耀明,蛾摩拉的周耀輝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黃耀明跟周耀輝感情非常深厚,更直稱周是最了解他和價值觀最相似的好友之一。(翻攝臉書)
黃耀明跟周耀輝感情非常深厚,更直稱周是最了解他和價值觀最相似的好友之一。(翻攝臉書)
周耀輝1989年發表〈愛在瘟疫蔓延時〉至今創作逾千首,他對芭樂K歌興致缺缺,更偏愛B面第一首,張國榮唱他的〈十號風球〉,嘆他風格獨特而華麗,「有醉生夢死之感」。
唱他歌的人眾多,但樂壇能頂得住他歌詞意象冷冽詭譎的,黃耀明算第一人。
黃耀明溫柔纏綿的歌聲與周耀輝哀豔淒頑的歌詞是絕配,兩人於公於私關係緊密。黃耀明跟周耀輝感情非常深厚,更直稱周是最了解他和價值觀最相似的好友之一。2011年,周耀輝在其博士論文答辯會上,邀請了黃耀明到荷蘭為他當助手。
周耀輝少年時代發現自己同性情慾覺得不安,想藉由信仰的力量改變自己,「但很快你會覺得這樣的安全很表面,你進去了,他們發現你有點不一樣了,他們就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對待你,還有,他們對待自由平等,階級很分明,至少我待的教會是這樣。」他說這段經驗也不全然沒有好處,至少他在教會裡認識了歌手黃耀明。
周耀輝問黃耀明能否幫忙寫歌詞?黃說好,他交了〈愛在瘟疫蔓延時〉 ,黃耀明隨即給他第2個DEMO、第3個DEMO,關係便這樣延續下去了。
1989年,64天安門事件,港人對即將來臨的97回歸惶惶不安,周耀輝辭掉政府工作,打算移居阿姆斯特丹。臨行前,他與黃耀明去上海,打算跟整個舊時代告別,旅途中,兩人聊音樂,聊情感,聊人生,變成了親密的朋友。
89年到97年,是香港流行音樂與電影最後一場最盛開最燦爛的荼靡花事。周耀輝說他們這一代人要對未來回應,不管是性別或者政治。〈萬福瑪麗亞〉〈做一場給世界看的戲〉〈月黑風高所多瑪〉〈月黑蛾摩拉〉,他與黃耀明顛覆了《聖經》的意象,〈 忘記他是她 〉 ,模糊了情歌的性別,給了寂寞的靈魂另類的五餅二魚。
97回歸過了20年,好友黃耀明因政治言論被封殺,環境很悲觀,但他不允許自己悲觀,2011年他回香港教書,明知不可為而為知,「我回來帶著某種程度的樂觀,明知這不是我喜歡的地方,阿姆斯特丹那裡有我的愛情、有我的生活、有我的家 ,在荷蘭我覺得我是享受這樣的世界。但在華人的世界,我覺得我可以貢獻,讓自己碰到自己學生和年輕人覺得日子還是可以過下去的。」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