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昉小檔案
- 現職: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出生:1962年(56歲)
- 家庭:已婚,育有2子1女
- 學歷:淡江大學土木系
- 經歷:新鼎工程師、欣展窯業監察人、合豐建設董事
- 休閒: 高爾夫球
- 座右銘:Beyond Limits , Beyond Today.(超越極限、超越今天)
- 心法:快者打敗慢者
十多位主管輪流會報每日產量和業務狀況:「199號單,下午7點出貨。」連時間都精準報告,許文昉一聽數字便能判斷:「這個量不夠,要催供應商給料。」員工透露,許董的數字觀念極強,看報表就知道產線狀況,且非常討厭遲到,「開會遲一分鐘都要罰人民幣500元。」
8年前許文昉注意到電競市場崛起,專注投入顯卡風扇,雖毛利更高,但電競界講究速度與設計,門檻也高。重視形象,許文昉從不在人前失禮,一起工作十多年的財務長陳慧鈴說,沒看過許董喝醉失態,他陪客戶應酬,無論多晚,隔天一定準時開會。有次她拿文件到許董家中請他簽,許董著家居服在門口澆花,得知她抵達,還刻意進門換了襯衫正裝才出來開門。1小時會議過去,許文昉依然行軍般只坐椅子的1/2,正襟危坐從未貼向椅背,面無表情。
「因為你們來,許董開會有收斂,不然貨出不了,他有時直接罵,還曾氣到拍桌走人。」正是員工口中的嚴厲,讓許文昉以黑馬之姿拿下電競PC(桌機)大廠微星、技嘉、華碩及美商艾維克(EVGA)等大單,在電競顯示卡風扇市場獨占龍頭,毛利率更勝多家風扇大廠如建準、奇鈜。去年12月動力科技掛牌上市,營收也創新高開出12億元成績,許文昉仍面色凝重對幹部喊話:「要進步不能停留,這產業變化太快,2個月不進步,就淘汰出局了。」
以放大鏡目視檢測焊點及零件是否正確,風扇產出須通過多道關卡,層層測試。2022年電競將成為亞運項目之一,外界評估電競業硬體產值至少300億美元,用戶對於電腦效能、聲光效果等要求更高,外接獨立顯卡,訴求風扇散熱速度更快,品質更穩。半導體大廠輝達(NVIDIA)及超微(AMD)只要發表新晶片,所有系統廠紛紛搶時間推新產品,時間越早,賣價越高,想搶占電競商機,能否準時交貨是很大關鍵。
以散熱風扇而言,從下單到交貨,工作天數通常21天,旺季時曾有客戶要求4天交貨,許文昉只回:「使命必達。」他請員工到上游零件供應商,站在生產線旁盯出貨,「品管線上隨貨檢驗,火速運回來加工生產,最後3天交貨,客戶非常滿意。」沒笑容的撲克臉,總算閃現一絲愉悅。
動力科技業務副理蔡文昌回憶,客戶對交期逼得很緊迫,「他們會攔著你說:『和你們工廠協調好才能走。』」壓力之大,連許文昉都戰戰兢兢,「我回他全力以赴,對方三字經飆出來,意思是要百分百做到!所以我告訴幹部,按部就班這句話我不要聽到,你要不擇手段,我重視的是結果。」他雙手環抱胸前,不怒而威。
動力的生產主要在東莞工廠,24小時不停工,從開模成型到線材加工,都在廠內完成一條龍作業。同業平均一週更換一次產線,動力科技1天就能改3次,「貨做到一半,客戶臨時要其他貨,我們就改。」高峰期1天做五十幾個機種,動力科技雖不是業界最大廠,短小精幹的規模卻能快速反應市場,靈活調度產線。為縮短時間,掌握品質,許文昉建立垂直整合的一條龍生產模式,開模、射出成型、扇葉加工、SMT(表面零件黏著技術)、線材加工等作業,皆在動力廠內完成。
帶媒體巡廠時,許文昉見線材放在鐵鉤上,馬上拉著員工叮囑改正。事後檢討會他開訓,同樣繞廠一圈,他和幹部看到的細節絕對不一樣,「廠長,你有沒有看到線材那樣放,很容易扯斷,還有,我現在開會你就不能用手機。」明明是微暖初春,氣溫硬是下降了好幾度。
自認觀察力敏銳,許文昉的細心和不苟言笑,皆受父親影響。出生在陶瓷重鎮鶯歌,父親開設磁磚工廠,「我爸比我還不愛笑,人家看到他都會怕。」兒時他得幫忙手寫宅配地址,以鐵絲穿紙綁上瓷器,「父母忙,很少管我,我爸爸還是獅子會會長,生意做得不錯,年營收1億多元,我很崇拜他,從小就想,希望能超越他。」
父親的成就是座遠山,攀上巔峰的路途,崎嶇難行。許文昉自我要求很高,小學三年級自動要求補習,國中選擇新莊恆毅中學,依能力分到第一班,幾乎都拿第一名。
淡江大學土木系畢業,1986年許文昉退伍時遇上房地產不景氣,投一百多封履歷找不到相關工作,後來從事的工作都與所學無關,他待過台亞、台玻,做過貿易工作和助理,到新鼎時被派支援中科院,協助經國號試飛軟體開發,靠自學寫下機場噪音監測軟體。父母從不要求他成績,但期望很高,「我30歲想創業,我爸只回:『你不創業,要做什麼?』」
1991年房地產景氣露曙光,許文昉抵押父親給的房子,拿出180萬元,和大學同學合資1,000萬元,創立合豐建設。做了10年,他們發現,財團有錢買地養地,利潤好,他們資金有限,只能快速開發,利潤越來越薄。父親的房子保住了,山頂風景仍遙不可及。
後來合豐其中一位股東,經營風扇零件廠,專做鐵殼,市占7成,他推薦風扇生意值得投資,大夥兒又集資1,200萬元,在東莞黃江鎮成立風扇工廠。憶及第2次創業取名,許文昉仍覺得有趣:「黃江的案子叫強龍計畫,猛龍過江,一定要有力量,所以我們取名動力。」只是當時誰都沒料到,猛龍一跨出台灣海峽,卻溺了水。
1998年成立工廠,每天開門都燒錢,初期找不到客戶,所有股東都是門外漢,只有許文昉親自到大陸監督管理,花2年才熟悉所有事務,「第1年很痛苦,什麼都不懂也不敢下命令,我每天到工廠看,不懂就問。」前2年燒了至少3,000萬元,他從不開口向父親求救,除了股東增資,他也抵押自己的房產,「幸好以前賺錢時,我習慣買一些不動產。」
動力創立初期,常赴國外參展找訂單。(動力提供)以自尊下賭注,許文昉坦承,當時壓力非常大,他積極到國外參展找訂單,初期主打低階的電源供應器風扇,「至少讓工廠先動起來,那時正好遇上PC業蓬勃發展,只要單價稍微往下,就會有量。」直到2000年,義大利客戶SC Johnson透過展覽找上動力,製作滿庭香插電香的風扇零件,這張大單總算讓工廠起死回生,轉虧為盈。
當初滿庭香的訂單,元山科技和動力各負責一半,訂單大增時,只有動力如期交貨,「客戶只要提需求,我都Yes,不說No,Timing對了,下命令要快速。」他曾在2週內,將300多名員工增加到1,000人,擴充60台塑膠成型機,牢牢抓住機會,也成為滿庭香唯一的風扇供應商。
滿庭香的訂單讓動力科技轉虧為盈,度過10年榮景,隨著利潤下降,滿庭香目前已轉單大陸。(動力提供)芳香劑榮景過了10年,高峰時1年貢獻3億元營收。終於賺到了錢,許文昉興高采烈地告訴父親,卻得到一盆冷水當頭澆淋:「你以為現在這樣,以後也可以嗎?」直到他為人父,才能體會父親心情,「其實他開心,只是不會稱讚自己小孩。」當時刺耳的冷語,都是愛的反話。
滿庭香1張訂單能做1個月,曾有業務為此自傲:「大家都不要接單,我這張單就可以養活公司。」許文昉一聽大為光火,痛罵該業務:「胡說什麼,簡直是敗家子!這市場開始不行了,還不開發新客戶。」順境時,許文昉早已察覺,逆境即將到來。
動力可跨過模組廠,直接與系統廠共同開發產品,例如微星的CPU風扇。2004年以來,動力陸續從金磚四國接單CPU風扇及顯卡風扇,「1個月可出貨50萬件,那時期流行自己組裝白牌電腦,全球市場也一片看好。」但隨美元兌新台幣從34元掉到29元,滿庭香訂單也不如以往,許文昉慢慢轉換跑道,將重心放回台灣,「之後發現方向錯了,為何不跨入離我們最近的台灣系統廠呢!」後來,滿庭香也轉向價格更低的陸廠下單。
直到許文昉接到超微的公版顯卡(晶片廠製作)風扇訂單,動力才真正在台灣系統廠間知名度大開。原本動力只是將顯卡風扇出貨給香港模組廠,該廠客戶為半導體大廠ATI(冶天科技),2006年超微收購ATI,動力順理成章成了超微指定的風扇供應商。
相較於公版顯卡,PC系統廠如微星、華碩、技嘉和艾維克皆以自家需求調整公版設計,推出私版顯卡,也成了電競選手更注重的配備,例如有些品牌強調風扇靜音,有的則是要求閃燈或節能環保。挑戰少量多樣的客製化風扇,4年前動力在台北設立研發處,更鄰近眾系統廠總部,方便客戶親自測試產品,還跨過模組廠,直接與系統廠共同設計開發產品,例如和微星合作推出 Gaming系列風扇。
耗資至少5百萬元打造靜音室測試風扇噪音,動力研發經理陳秉勣說,董事長很肯投資設備。許文昉白手起家,錢只花在刀口上,公司內部採購物品,凡達2,000元皆需他親自簽核,廠內機器老舊也不捨淘汰,他解釋:「像少量的貨,就能以老設備製作,用自動化設備反而占產線。」
但對於採購新設備,動力研發經理陳秉勣說,董事長很肯投資,一台3D列印機好幾百萬元,成型只需半天,申請簽呈很快就被核准。動力也積極申請專利,授權客戶獨家使用,目前已有100多個專利在手。
市場風向變化莫測,許文昉一直不敢停下腳步。看好比特幣挖礦熱潮,他開會時重複強調,所有業務都得加速研讀相關資訊,2天內提交報告。重視速度,他更要求業務回覆客戶信件,須於5分鐘內,而且每晚以E-mail回報當天工作進度,業務副理蔡文昌透露:「私下我們會問彼此,昨天你是幾個問號,因為許董看不懂會連打問號,看到5個,皮就要繃緊。」
牽起太太張元芬(左2)參加動力科技上市的掛牌儀式,許文昉(左3)從上櫃到上市,只花了短短1年,相當有效率。去年底動力科技掛牌上市,女兒也訂婚,許文昉很希望父母見證他的喜悅,可惜2人皆已離世。卯足全力的工作狂,一直急迫追尋父親背影,一輩子不曾陪他坐下好好聊天,攻頂後悵然回首,原來沿路都是以愛致敬。
難得與員工共進午餐,許文昉談的也都是公事。後記:這碗小強麵只有他敢吃
許文昉自律甚嚴,從不讓人看見失態的一面。某天,他帶客戶到台灣知名餐廳用餐,其中一碗麵裡出現小強。常人的反應絕對是馬上投訴店家,但他為了不驚動客人,也不想丟了自己和台灣人的臉,竟然默默用湯匙壓下小強,若無其事完食。
「我也很擔心會吃到牠,可是如果不吃麵,客人會奇怪,場面很尷尬難看,我的個性可以忍。」吃完麵,他趁客戶不注意,以紙巾包起小強,向店員反映,店員惶恐道歉後,直求他不要公開,否則自己和廚師都會丟掉飯碗。最後,他確實沒說出店名,只問了在場所有人:「如果是你,吃得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