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解釋,或者找不到適切詞彙表達想法時,蘇友謙眼中會有孩子般的迷茫。也會結巴、說不到重點、反覆其詞,這個時候,營收破億的大老闆,也只是個18歲少年。
【18歲億萬頭家番外篇】國一輟學的他說:「好好讀書不會有今天」

當同齡朋友忙著考試升學,蘇友謙13歲已經創業,做網拍服飾起家。他坦言對讀書沒有興趣,創業初期只為好玩,沒想到做出興趣,生意也越做越大,如今營收破億元,他感嘆:「好好讀書可能不會有今天。」
不懂的事物很多,採訪空檔,他像個好奇寶寶問很多問題,關於媒體生態、報導如何取材、工作是為熱情還是薪水,口中炸雞嚼啊嚼,聊天幾乎沒有空檔,反正不懂就問,也不會害羞。

這個年齡如此,算是很會聊天的人了,問他學生時期人緣如何,他搖搖頭說自己不是人人好的那種人氣王,「我比較孤僻,因為家庭的關係,爸媽離婚,媽媽怕被傷害,小時候她就會灌輸我,爸爸怎麼趕我們,所以會保護自己。」對比現在隨和愛笑的他,形象落差頗大。
害怕受傷害,他急著壯大自己,「小時候太過偏激了,甚至還會霸凌同學,對之前同學真的很不好意思。」變成校園霸王,蘇友謙討厭那時的自己。老師用藤條體罰,他也寄信一狀告到教育部,「搞到教育部的人都來了,老師後來不再體罰我。」變成老師、同學的眼中釘,長大後他反省:「那時候不懂事,我是一個我行我素的人,比較不希望別人管。」

不想上學,國一下學期,蘇友謙直接告訴媽媽,不念書了,想創業販售網拍服飾,媽媽張以蕎回他:「行行出狀元,會賺錢比較重要,我自己也不太喜歡讀書。」1、2萬元的創業基金,是媽媽借他的。父親雖持相反意見,但他堅持己見,「如果讓家人牽絆,好好讀書,或是規律生活,我可能不會有今天。」
離開學校5年了,缺少的校園時光,偶爾懷念,卻不想再見。遇到很多字不會寫,蘇友謙還是會有點懊悔,但也坦言不會把學業完成,「不會想追求那張文憑,可是我對行銷課程有興趣,如果對生意加分,我會考慮去進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