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公式選股術】這位土木教授41歲才鑽研投資 起步雖晚卻穩穩賺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當年因為土木工程系縮編,葉怡成跨界當起資訊管理系老師,從研究混泥土設計變成專研證券分析,意外讓自己成了投資高手。
當年因為土木工程系縮編,葉怡成跨界當起資訊管理系老師,從研究混泥土設計變成專研證券分析,意外讓自己成了投資高手。
擁有土木工程博士學位的葉怡成,是該領域少數也研究證券投資分析的學者,執教於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的他,有不少學生慕名跟在身旁學習企業評價!
「美國股市過去100年的平均報酬率是多少?」在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上,教授葉怡成開設的課程範圍廣及財務及營建管理,而他總喜歡拋出這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有學生答:3%。「只有3%的話,幹嘛冒險投資股市,錢擺定存就好了啊!」有學生答:20%。「想發財想瘋了嗎?20%是股神巴菲特等級才有的獲利,真有20%,怎麼還有人選定存。」葉怡成笑說,答案是7%。
「早期台股平均報酬率有8~9%,現在景氣沒那麼好,平均報酬率約6%。」葉怡成從美股講到台股,已經投資台股10多年的他,因為沒時間盯盤,因此他自創一套GVI(Growth Value Index)選股公式,實現年化報酬率15%的目標。
「成長價值指數選股法並不複雜,只需搞懂一條簡單的數學公式。」此時葉怡成在黑板上寫下:GVI=(B/P)×(1+ROE)^5,隨即變身為財務管理學老師開始上課解釋:公式的前半段是淨值股價比,選股邏輯如同價值股,希望用便宜的股價買到較高淨值的公司;而公式的後半段是利用股東權益報酬率估算公司持續獲利的成長性,選股邏輯比照成長股。二者相乘得出的GVI值,越大越好。
個性謹慎的葉怡成,是搞懂投資後才投入市場,起步雖晚,卻已找到可靠方法讓自己打敗大盤。
別看教授講起投資經與他的土木工程專業一樣信手捻來,事實上,葉怡成41歲才開始研究投資,「我博士班畢業是29歲,30歲才買基金。」當初會接觸證券投資分析,是因為任職大學將土木工程系縮編,於是他自告奮勇轉任正缺老師的資訊管理系,「營建管理是我的專長,跨到資訊管理也行,41歲才分析研究股市資料。」
雖然靠著做學問的追根究底精神,研發出GVI選股公式,但2008年金融海嘯時,他也賠掉4成資金,「當時心情最搖擺,不過我選擇相信自己,因為那不是我選股出現問題,而是系統性風險讓全球股市重挫。」
所幸半年後恢復元氣,但葉怡成仍感慨,「學術界的老師多半有過度謹慎的保守特性,不像企業家大膽敢衝,我是搞懂投資才投入市場,可是搞懂已經起步晚囉。」他直說,時間很重要,以年化報酬率15%為例,投資10年和30年,成果無法相提並論。
葉怡成轉戰美股,年初以來股價大漲的梅西百貨,就是他手上兼具價值與成長的標的。(翻攝自梅西百貨官網)
近幾年葉怡成也開始轉戰投資美股,攤開他的美股配置,持有個股分散科技、金融、零售、醫療產業,其中今年漲幅一度超過50%的梅西百貨就在其中。
葉怡成起步晚照樣致富,因為找到可靠的公式,讓資產每年穩健成長15%,雖然不及股神級的獲利,但仍然順利打敗大盤,也勝過為數不少的專職股市操盤手。

葉怡成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63年
  • 現職: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 學歷: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博士
  • 經歷:中華大學土木工程系、資訊管理系教授
  • 專長:財務管理、類神經網路、人工智慧
  • 投資心法:選股不擇時,造就財富需要耐心,讓時間站在你這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