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蝦米鬥大鯨魚番外篇】活到老發明到老 小學他就懂發明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辦公室彷彿倉庫,燕成祥連80年代流行的286電腦都留著,至今還能運作。
辦公室彷彿倉庫,燕成祥連80年代流行的286電腦都留著,至今還能運作。
松騰常推出市面上首創的掃地機功能,例如掃地機不靠電池,全用行動電源供電,或是最薄機身4.5公分,因為研發出身的董事長燕成祥大學時攻讀工業設計,兒時還是個發明王。
燕成祥的辦公室很不辦公室,更像倉庫,各式雜物堆滿走道、桌子,幾乎沒有行動空間。HDMI線、硬碟、濾水器濾芯,甚至80年代流行的286電腦至今還能運作,「我這間就是全公司的電料行。」員工用的IBM電腦,是以3折價購買的銀行二手貨,壞了也全由他維修。
不只愛物惜物,燕成祥也喜歡發想新點子。例如車子的雨刷,用久了容易因橡皮氧化壞掉,他常想解決方法,「我要設計一個東西,只要一按,刮一下雨刷就變新的,弄一下就省800元。我還發明很多東西,可是要有空再做。」
他也觀察到公車上很多乘客不敢拉把手,「很多人不敢碰,寧願手插腋下,一煞車就快站不住。我想設計將把手旋轉就能發電,一發電就會亮,發出紫外光,拉的人覺得髒就搖兩下,把手可以自動殺菌,坐車無聊還可以玩一玩,你看全世界有多少公車、捷運需要這殺菌的東西。」
喜歡發想新點子,生活中的不便都成為他的靈感來源。
他講得興高采烈:「如果每個把手都是獨立的發電機,裡面會有充電電池,就能把電儲存起來,公車停到總站,半夜還會發亮。」
兒時就有發明家個性,燕成祥記得小學時媽媽織毛衣,他都要坐對面幫忙以雙手纏繞毛線,手痠的他想到,將紙箱穿2個洞,掃把穿過去,架在2張椅子上,「這樣轉,毛線就會捲,不用兩隻手在那邊撐很久,科技就是來自人類想要偷懶,有些東西發明了,就會節省很多時間。」身家50億元的董事長,發明魂不滅,依然會活到老發明到老。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