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改變,可能有幾個原因。
【達觀股市】美中貿易談判戰線拉長

美中貿易談判持續進行中,按照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的發言,美中雙方很可能會簽訂協商備忘錄,並就這備忘錄的框架內容進行下一輪討論。這也意味著,本週五的原定談判期限到期後,很可能會進一步延長懲罰性關稅的實施日期。
首先,川普在明年要競選連任了,他必須要拿出實際的政績。例如,在美墨邊境牆這件事上,川普在國會無法取得需要的預算金額後,竟冒著訴訟風險,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為的就是實踐他的競選承諾。
其次,則是避免開啟多重戰場。因為美墨邊境問題,川普與民主黨間有著不小的摩擦,接下來還要討論債務上限問題,而在國外則有與歐洲之間的汽車關稅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與中國簽署談判備忘錄,以取得更多的談判時間就成為合理的選項。
企業避險 分散生產比重
然而,為了平衡美國國內主戰派與主和派的意見,川普不太可能現階段就與中國簽署全面終止貿易戰的協定。更有可能的是,逐一就雙方有爭議的部分,進行更長時間的深入討論,例如智慧財產權、匯率與科技等。這將會是一場長期的持久戰。
對於中國,或在中國的企業來說,持久戰或許是他們最不想見到的。因為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企業在中國營運的不確定性相當高。對於企業來說,他們可能因此不願意作出長期的投資規劃,甚至還可能將產能分散到其他國家,來降低可能的風險。
對於中國來說,雖然他們最後可能取得了貿易戰的停火協定,但是經濟上的問題卻可能仍無法解決。例如企業縮減投資或分散生產基地,所帶來的成長力道衰退與失業問題等。
也因此,對於接下來美中貿易戰的階段性結果,或許應該用短期刺激的角度視之。畢竟,當年美日貿易戰,前前後後總共打了近30年,我們實在沒有理由相信,美中貿易戰有可能在不到1年的時間劃下休止符。
既然如此,當美中貿易戰傳出好消息的同時,或許就該是投資人短期獲利了結的時間點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