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自己的投資路,畢卡胡說是一次逛書店,他偶然讀到《巴菲特選股魔法書》這本書。「那時真有被雷打到的感覺。」他解釋,「巴菲特把投資當作經營事業,這點跟我不謀而合。」
【價值股達人】重壓8位數買鴻海卻遇海嘯 猛K巴菲特終於熬過去

「我欣賞Picasso獨樹一格的風格,所以就取了這個英文名。」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畢卡胡的與眾不同。而從一開始進入投資市場即大膽重押,卻很快的遇到海嘯跌得滿身傷,畢卡胡最終把價值投資鑽研到透,如今他輕鬆每年從股票中提款百萬退休金。
比起現在成熟的投資心法,畢卡胡憶起2007年剛進入投資市場時,是憑著冒險精神闖蕩。「一半看巴菲特、一半看索羅斯,曾經重押8位數買鴻海。」沒想到一年後就碰到金融海嘯,「讓手上持股幾乎腰斬,每天賠錢的金額以7位數計。」他苦笑。
「那時都沒讓家人知道,不過我連覺都睡不好。」還好海嘯沒有動搖他資產的基底,「但越是這樣的情況,我的個性是越要想辦法把事情弄清楚。」畢卡胡天天在書堆中找答案,心情因此越來越篤定,最後他決定續抱手上包括精華、大立光等好股,而隔年市場就還它們公道了。
畢卡胡也因此發現,「價值投資」是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特別是近兩年抓到股神買股精髓,自己淬鍊成「三好一公道」選股條件,年報酬率將近20%。
畢卡胡指出,他會先依高報酬價值「好」作為篩選條件,「這能從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看出,10年平均ROE能達到15%以上的公司,就算體質不錯。」接著找出低負債「好」公司,他注重有投資意義的「淨負債比」,這部分最好小於0,最多能放寬到20%。
再來看有無符合獲利成長「好」,畢卡胡認為每股盈餘(EPS)要穩定成長,他喜歡10年年化成長率大於7%的好公司。依序篩選挑選公司之後,就是耐心等候價錢「公道」,畢卡胡會等到本益比小於20倍時才出手。
畢卡胡投資小檔案
- 本名:胡國材
- 出生:1967年
- 現職:價值站創辦人
-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
- 經歷:達方電子輸入元件事業部長
- 投資心法:用好價位買進好公司,並長期持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