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語】演算過招 微軟物聯網亞太創新中心總經理葉怡君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3年前,微軟在台灣創立全亞洲第一個物聯網創新中心,葉怡君成為高科技產業少數的女總經理。
3年前,微軟在台灣創立全亞洲第一個物聯網創新中心,葉怡君成為高科技產業少數的女總經理。
物聯網(IoT)是什麼?是新上線的購物網站?還是把資訊送上天空的哪一朵雲?外人聽來一頭霧水的概念,微軟物聯網亞太創新中心總經理葉怡君,卻能用最簡單的白話─「電腦也能挑花生」輕鬆釋疑。
在男性當道的高科技業,葉怡君是少數的女總經理。入行二十餘年,從只面對電腦螢幕的工程師,到成為走進農林漁牧、石化機械等跨領域的溝通者,身段柔軟卻不輕易退縮,「該出頭、該是我專業發揮時,我就要把舞台拿回來。」
在會議室等待葉怡君的空檔,公關人員和我們聊起剛下檔的熱門電視劇,葉怡君拿著一台筆電突然推門進來。聽見我們的談話,她說起過年時剛追完一部韓國的殭屍劇,「唉,我很不喜歡追劇,我哭點很低。」

工程師蛻變 物聯網溝通者

穿著簡單的牛仔褲、齊肩的短髮,葉怡君客客氣氣地坐下,沒有半點總經理的架子,一如她的名字般平易近人。但事實上,葉怡君掌舵的微軟物聯網亞太創新中心,一點也不平凡。
女性在高科技業仍屬少數,但葉怡君(左)認為,該是專業發揮時,一定要把握舞台。(葉怡君提供)
2016年,瞄準台灣中小企業逐漸跨入智慧製造、智慧能源領域,微軟在台灣創立全亞洲第一個物聯網創新中心。作為領頭者,過去3年,葉怡君不只扭轉了台灣企業的製造型態,也改變了自己在資訊業二十多年的職涯─從一個面對電腦螢幕的工程師,到走進農林漁牧、石化機械等各行業的溝通者。
劈頭問她怎麼用簡單的幾句話解釋物聯網?這個非專業人士聽來滿是問號的概念,葉怡君卻以再簡單不過的例子回答:「以前有一個很老的廣告,叫做電腦也可以選花生,這就是在物聯網上可以發生的。」此外,舉凡百貨公司的客戶購物分析、自動販賣機的數據統計,或加裝感測器,可自動通知服務生加茶、結帳的餐飲服務,甚至是智慧車輛管理、精密設備維護等,都是物聯網的應用範圍。
舉凡智慧車輛管理、精密設備的維護等,都是物聯網的應用範圍。
葉怡君打趣地說:「像以前工具機要換刀具,都是靠老師傅聽機器有沒有發出咯咯咯的怪聲,但當師傅越來越老、越來越沒有年輕人想進工廠時,這門功夫要傳給誰?我們做的就是第一時間,讓機器學習,知道它何時會停擺或維修。」
講話飛快的葉怡君,是台灣產業界少數的女總經理,尤其在男性當道的高科技產業,簡直是稀有動物。「參加演講或者座談會,我通常都是唯一或唯二的女生。」

受母親啟蒙 投身資訊產業

葉怡君的父親是雲林人,大學畢業後在台北結婚、定居。父母都是公教人員,她一路都讀好學校,葉怡君卻說自己不算用功、甚至有點反骨。「老師要求100題作業,我的同學們會寫到120題,但我會想,如果題型重複,可不可以寫80題就好?我常常會去質疑一些事情。」而她選擇投身資訊產業,是國中時來自母親的啟蒙。
葉怡君投身資訊產業,是來自母親的啟蒙。(葉怡君提供)
90年代,個人電腦、網際網路初萌芽,葉怡君的母親在中華電信上班,「早期系統沒整併,不同的業務得去不同的櫃檯。我媽那時負責開發單一櫃檯,要去整合後端系統跟介面,這就非常、非常的困難。」
「當我媽開始學電腦時,我就在旁邊看,有時打一些遊戲,有時用指令讓電腦幫你加法、乘法,不用自己拿計算機在那邊按按按,我就覺得很有趣。」葉怡君笑說:「可能因為我有電腦人懶惰的特質,生性懶惰就會想,怎麼用更快的方式省力?」
交大資管所畢業後,葉怡君從程式工程師做起,待過惠普等知名外商公司,直到2003年加入微軟,都在資訊產業。或許是從未出國念書,在微軟的第7年,她把握調度機會,到美國總部上班。
葉怡君還記得自己是2013年7月時出發,「有一天我從美國打電話回家,很奇怪,怎麼都沒人接?後來才知道在我出發前1個月,我爸就已經發現自己罹癌。那時他已經在排治療,但他要妹妹們不能跟我說,他們很擔心我才剛去美國…」

接觸各行業 先聆聽找問題

父母對子女的照護,有時是不說出口的體貼。她在美國擔任微軟應用設計的行銷主管,儘管父親病況穩定,但放不下遠在台灣的家人,3年後葉怡君從美國調回台灣,投入物聯網創新中心。
過去,葉怡君工作上打交道的對象,多是電腦螢幕和工程師。「在正式做物聯網前,我沒去過工廠、我不會講這些東西,開始接觸農漁、機械、石化這些跨產業領域,都是夥伴教我的。」
微軟的台灣總部內,有一台結合物聯網應用的自動販賣機。感應員工證購買,可統計哪種飲料最受歡迎,還能反映在健檢報告上。
她稱呼客戶為夥伴。「3年前中心剛成立的時候,我常帶筆電去拜訪,然後把做得很漂亮的簡報打開,但後來我根本不開簡報。中南部的中小企業很有趣,公司裡通常有一個木頭的茶桌,我就先喝茶,先聽他們怎麼講、碰到什麼問題。」
物聯網結合科技,使物與物對話、人與物對話,也讓人與人對話。經由演算法,讓人工智慧學習後,機器即使24小時不停工,良率仍可逼近百分之百。目前物聯網創新中心在台已服務近百家企業,甚至可以遠端維護國外的設備。

個性激不得 爬風機拒示弱

但單身女性在以男性為主體的產業界打滾,總遇上不少阻礙。「人家看女生來,就覺得妳是祕書或業務。如果面對的是5、60歲的老闆,有時還會叫妳『年輕妹妹』,他可能沒有惡意,但聽了不太舒服。」葉怡君身段柔軟,她說:「遇到這種情況我不會生氣,因為社會的造成有其脈絡在,我會笑一笑說:『其實我不小了。』」
葉怡君又說起某次到彰濱看風力發電,「監控模組插在風機上,對方跟我說:『通道高溫四十幾度,綁不好,人還會掉下來,妳是爬不上去的,妳都坐辦公室、玩電腦、很弱。』但是我這個人比較激不得,我說:『怎麼可能爬不上去?』」
我問她最後爬上去了嗎?葉怡君給我一個肯定的笑容,「我沒那麼弱,但這真的是很困難的工作。後來我告訴他們,台灣有三百多座風機,難道每一座都要這樣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物聯網。」
領軍物聯網創新中心,讓葉怡君從一個只面對電腦螢幕的工程師,走進台灣跨領域的產業界。
爬風機不忘行銷,「小時候女生都被教導不要出風頭、少講話,但該講話,該是我專業發揮時,我就要把舞台拿回來;不會因為社會不喜歡女生怎麼樣,我就退縮。」
但她自爆哭點低,特別是看貓狗電影一定哭,曾為了工作壓力掉淚嗎?葉怡君仍是一派資訊人的理性,「工作沒什麼好哭的,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我比較幸運的是,20年來,我都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可以在一個真的喜歡的領域,充滿熱情地投入。」

葉怡君小檔案

  • 年齡:47歲
  • 入行:23年
  • 現任:微軟物聯網亞太創新中心總經理
  • 學歷:交大資訊管理研究所
  • 經歷:台灣微軟雲端及企業平台事業部副總經理、惠普資深系統架構師、趨勢科技開發工程師等
  • 家庭:單身
  • 成功心法:選擇喜歡的領域,充滿熱情地投入
  • 戰績
    1. 管理物聯網產業應用方案研發團隊,育成亞太區物聯網生態圈
    2. 協助策略性企業客戶數位轉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