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買美股進入美國市場,不過2015年時碰上全球股災,讓當時把全身家當都梭哈在股市中的施雅棠,每天承受股票大幅波動的心理壓力。「整個資產組合跌幅大概20%,上班時都想著在股市裡的錢,深怕繼續跌下去。」施雅棠苦笑說,連平常不過問他投資的太太,那時都來關心,讓他壓力更大。
【公司債達人】星巴克、Adobe是核心持股 這3張表抓出來的

30歲的警官施雅棠是一位投資達人,資產部位有7成是美國公司債、3成是美國股票。靠著這樣的組合,他一年能賺進約百萬元,報酬率達20%。
因此,現在除了持有波動較小的公司債之外,施雅棠挑股時,也更偏向成長性好的績優股,例如星巴克、Adobe、軍火公司雷神等。而施雅棠挑出好股的方法,就是回歸財報的三大報表,「其實每個表背後,都有關鍵的指標。」
從損益表中,可看出公司營收獲利有無穩定成長。施雅棠認為,一家公司的營收至少要達到5%,因為美國GDP為2至3%、通膨是2%,「營收成長率至少要比GDP成長率高,且營收與獲利的成長幅度要匹配。」
看現金流量表,可了解公司是否有充足的自由現金流量。「現金流量佔淨利比重至少要80%。」施雅棠指出,美國分析師特別重視現金流量,因為公司若沒有現金,就有倒閉風險。「貝佐斯更曾說過『一家公司的價值,在於能產生多少現金流量』,所以我現在也很重視這一點。」
「公司的價值常被高估,但負債通常是真的。」施雅棠會從資產負債表,看清楚公司的負債狀況。「公司的長期負債與短期借款,佔總資產比重不要超過50%,再高的話,付利息的壓力就會太沈重。」
最後,施雅棠會密切觀察符合以上條件的股票,並去閱讀分析師的報告,等到合理的價格再買進。「股票的成長性還是比較好,因此當大盤跌下來時,我可能會再把股債的比例調整成各半。」施雅棠說,他現在認為,投資一定是要找出適合自己波動幅度的組合,像他就偏好回測幅度不超過10%的配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