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的理由2】美髮師與憂鬱症和平共存 自殘傷疤變美麗印記會員專區人物曾受憂鬱症所苦,宋晉儀正努力與憂鬱和平共處,「我覺得它不一定會從生命裡面消失,可是我比較能知道我現在到了哪裡。」文 陳怡靜攝影林煒凱王漢順楊子磊影音何懿原主播智偉發布時間 2019.05.28 06: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鏡相人間美髮社運美髮沙龍憂鬱症刺青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當傷疤變成一幅畫宋晉儀說了一個故事:那是小學的下課時分,操場上滿是小朋友喧鬧的聲音,五年級的她躲在司令台後面,拿著美工刀,往自己手臂劃。她記不得是為什麼了,「好像沒有特別的不開心,可是就想要做這件事。我覺得,應該是想要被關心。」當傷疤變成一幅畫宋晉儀 35歲 台北市 美髮師宋晉儀右後肩刺青出自友人「靈子同學」,圖案裡的刺青工作室,也是在她低潮時,緊緊承接住她的情緒。35歲的宋晉儀染了一頭金髮,採訪這天,她在自己經營的髮廊裡,正為刺青師阿桃染髮。她點起薰香,音樂有些迷醉,她捲起袖子動作俐落開工,左手臂上纏繞著似煙如霧、曲線美麗的刺青,被刺青遮蓋住的,是深深淺淺的美工刀疤。自幼就孤單 刀刀劃下說不出的苦 她的髮廊牆上滿是抗爭標語,大大小小的貼紙組成一個台灣,宣告著鮮明立場。她關心社會議題,參與過318學運,拿手上的剃頭刀為關廠工人、Hydis工人與家樂福工會剃光頭,曾笑稱自己是凱道剃頭師。髮廊起初也是這樣來的,「我想要有一間店,可以成為社區的柑仔店,讓鄰里來交流,比如說綠電、核電等議題,先不要抱持太多自己的偏見。」小時候的宋晉儀不是這樣的。她記得孩提時的自己很孤獨,總是一個人。親生父親外遇,母親早早便帶著她離婚,幾年後再嫁。母親和繼父很疼愛她,但她總記得一些眼光,曾有長輩喝醉了罵她拖油瓶,從小敏感的她就更封閉了,下課後回家就躲進房裡。那樣小的年紀背負不能說的苦楚,她已經知道如何傷害自己。美工刀往手臂劃下去,心裡不被看到的痛苦就具象化了。年紀愈長,刀疤愈來愈多,「只要受一點刺激,可能是感情或生活上的,我就會這麼做,好像想讓大家知道,我真的很痛苦。」起初狂滴血時,她會放著不管。後來多數時候,她會止血,然後壓著傷口發呆。直到第一次走上街頭。宋晉儀從小愛動物,那場集會遊行是為被虐貓咪請命,「那時候是有調查局人員涉嫌虐貓,但對他的處分不痛不癢,我第一次到立法院外參加遊行。」接著是核電議題、國光石化、關廠工人、政府拆大埔…原本孤獨的人,在社會運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不再自傷,「生活中終於有一個讓我可以真正暢談的東西。」宋晉儀的髮廊空間充滿個性。這天,她正好要為好友刺青師阿桃染髮。但夥伴走著走著,難免走上陌路。很長一段時間,她的公領域與私領域是混合的,運動傷害來了,「某個程度,好像被曾經一起參與運動的朋友丟下。」她又跌落黑洞,手上刀疤愈來愈多。2年多前,實在被人問煩了,她一律說是被貓抓,有一回在店裡被客人追問為何要自殘?她知道對方是關心,她卻只想請對方閉嘴。宋晉儀決定遮蓋刀疤,好友阿桃為她設計圖案,親自為她刺青。左手有了美麗的刺青,情緒激動時,她歇斯底里又想動刀,還記得要改劃右手。有段時間,她又慣性陷入低潮,真的不想活了,2次繩子都套上梁了,朋友剛好打電話來,接住她的情緒,等同救下她。刺青遮疤痕 那些痛成就現在的我宋晉儀是有病識感的,她知道自己不對勁,開始穩定就醫用藥,定期看心理諮商。如今宋晉儀穩定許多,距離上一次自殘,已是1年多前的事。現在有家人、好友與穩定交往的男友相伴,男友即使粗枝大葉,仍總是認真聽她說話,甚至複製她的刺青到自己的右手上,她不再是幼年那個無法述說痛苦的小女孩了。靠近看,宋晉儀的雙手傷痕累累,左手已飾以美麗花紋,她打算再把右手也刺上,提醒自己,不要破壞刺青師好友美麗的作品。宋晉儀慢慢學習與憂鬱的自己和平共處。問她想跟當時差點死掉的自己說什麼?「我不會說,請妳不要這樣做。是留下來的傷口,成就現在的我,我知道那些東西曾經發生過,也知道那些過去了。」當年在司令台後自傷的小女孩呢?後來上課鐘聲響了,她默默回到教室。當時有人發現妳受傷嗎?宋晉儀眼角微笑著回望我:「沒有呢。」好寂寞啊!她又笑了:「對啊!」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