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香港大遊行紀實之5】勇武青年:假如沒有反送中,我現在應該在旅行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7月21日,元朗發生白衣人襲擊事件,市民遭到身穿白衣服的黑道無差別襲擊,警方事後姍姍來遲。(翻攝Twitter@WilsonLeung)
7月21日,元朗發生白衣人襲擊事件,市民遭到身穿白衣服的黑道無差別襲擊,警方事後姍姍來遲。(翻攝Twitter@WilsonLeung)
8月18日入夜,我們在政總外遇到幾名徘徊中的青年,他們有備而來,始終蒙著臉,身上的裝備都是升級過後的。25歲的陳正東(化名)說:「今天一整天都是和理非的主場,他們回家之後,就不會對他們的安全有威脅。但我們比較勇武的不會滿足,我覺得今天太和理非了,所以留下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做。」
陳正東說,幾個星期以來,示威者都被拘捕、受傷了,也希望星期六日可以有喘息時間。「政府說我們很暴力,但其實是政府迫使我們升級行動的。但我們其實是愛好和平的一群香港人,假如沒有這件事,我們也在吃喝玩樂,我現在應該在旅行啊。」
22歲、剛從大學畢業的張飛(化名)說,和理非和勇武派其實是同一類人:「我們都是香港人,只是爭取權利的手段不同。」

仍見不到落幕可能

但是政府要落實回應幾個訴求,抗爭才會落幕呢?具體來說,該如何定義這場運動的成敗?林鄭若只同意五大訴求裡的其中數項,抗爭者會接受嗎?林鄭若想和示威者談判,該找誰談?這場「沒有行動總指揮」的社會運動已經進入第十週,港人如水,誰又能代表廣大示威者?水能流動、亦能衝擊——但若水勢漸弱,又長期遭到高溫蒸煎,誰能保證,這場社會運動不會被一再消耗、甚至內耗,而致焦乾呢?
「這當然是一個問題。」長毛不諱言,無大台的抗爭模式面臨兩難,但他強調,林鄭月娥現在並非無事可做,至少能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並且在調查結果出爐前,停止所有對港人的監控、釋放被拘留的抗爭者。
8月16日,「學界攬炒聯手萬人集會」登場,港人現場擺設「不要殺我」的藝術裝置,諷刺警察此前疑似射瞎少女眼睛。
「林鄭月娥一個訴求也沒回應。」岑子杰說,港府至今尚未依照立法會的合法程序,收回逃犯條例,「我覺得,如果真的要讓這個運動可以落幕,首先林鄭月娥要先回應一些訴求,然後我們才能夠讓這個氣氛平淡下來。」
岑子杰對談判並不悲觀:「我覺得現在真的不是沒有討論的可能性。因為討論不一定是要坐在一個房間理面雙方對談。市民已經拋出我們的訴求,政府也做出他的立場。政府不讓,你要人民讓什麼?」
但顯然群眾尚未有共識。例如,陳正東就主張:「拖了那麼久,那當然要五個訴求都要到才行。」理由是,若港府在6月初就答應一到兩個訴求,民怨不會沸騰至此,如今大批手足受傷犧牲,「當然要所有訴求都拿到。」
站在陳正東身邊的張飛,立刻說出不同立場:「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拿到雙真普選,其他四個我都不care。」但他判斷,若政府答應一至兩個訴求,大概就有一半港人滿足、不會再上街,「現在已經8月中了,9月開學,人會愈來愈少。政府至少要答應一到兩個訴求,不然很難把這件事結束吧......。」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