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反攻2】擔憂生意囝歹生 銜銀湯匙長大的他被父親送到日本磨練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高職畢業後,史瑞斌被父親送往日本磨練5年,成為改變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捩點。
高職畢業後,史瑞斌被父親送往日本磨練5年,成為改變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捩點。
去年6月中,艾美特創辦人史鴻堯長子史瑞斌接任董事長,找不到跟壓力相處的模式,他每天晚上得靠吃鎮定劑才能入睡。「有句俗語說『生意囝歹生』。」史瑞斌苦笑,「屬於第二代,我自己壓力很大。」操盤年收百億元的企業,令他壓力劇增,更擔心追不上父親的成就。
1973年,電機學徒出身的史鴻堯在台南創立「東富電器」,代工小家電。「一開始做風扇電機,但只做單季看天吃飯的生意很辛苦,才衍生出相應的電暖器、溫度調節器和加濕器。」
1973年,史鴻堯(前排右)在台南創立東富電器,史瑞斌(後排右2)為其長子。(史瑞斌提供)
因台灣生產成本上揚,1990年,史鴻堯前往深圳設立「威昂電器」,和威昂第一任總經理李博輝與副總李麗珠,從利潤較低的風扇和電暖器OEM轉做ODM,當年年底又與艾美特現任副董事長蔡正富合作,隔年公司更名為「艾美特電器」。
父母忙於工作,史瑞斌從小寄養在姑婆家,「週末我爸會來看我,我對他雖能感受到父愛,但又有距離、很尷尬的心態。」
因台灣生產成本上揚,1990年,史鴻堯前往深圳設立「威昂電器」,隔年更名為「艾美特電器」。
或許是為了彌補無法陪伴孩子的缺憾,「國中時,父親的生意已經蠻成功。我不敢說我是含著金湯匙長大,但是銀湯匙總是有的,又是備受寵愛的長男,要什麼就有什麼,講真的我爸對我有點溺愛。」史瑞斌高職畢業後,父親便安排他赴日磨練。
「我人生的第一個轉捩點,就是在日本的那5年。」前3年史瑞斌在東京和名古屋求學,後2年則進入艾美特客戶、日本湯淺株式會社的子公司上班。「以前我不懂事,反正就是伸手,到了日本才知道,原來吃一頓飯要這麼多錢。」史瑞斌逗趣地說:「我學著去超市買菜回來煮,可是豬肉沒煮熟就吃下去,肚子搞壞、有幽門桿菌,還回台就醫。」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