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只是個噱頭,不代表你一定會買到最便宜,事前功課一定要做好!」在淘寶有超過10年購物經驗的Rebecca,曾是熬夜選購貨品、等待雙11開賣的網購族。她建議的精打細算第一招:「先列出購物清單,並從評價和留言來評估店家。」
「用得到的才是聰明消費」 達人教你雙11省著買

「雙11」購物節開打!從服飾、美妝、家庭用品、3C產品等,琳琅滿目,許多商品還下殺到1折,讓網購族買到想剁手指。到底要如何精明消費,才不會一時手滑,落入購物陷阱?趕快來看看網購達人的良心建議!
Rebecca指出,「淘寶的評價有3種參考,首先是綠色代表負面評價,紅色代表正面評價,其次分為鑽石及愛心,前者代表成立較悠久的店家,後者則是剛申請的店家,第三則是挑選留言串評價比較高的店家。」
擁有豐富網路購物經驗的網購達人Juan指出,同樣的東西都有高中低價格,「不要買最便宜的,找相同款,比價格和銷量,然後取中間價位。」
第2招是追蹤歷史價錢,別被店家行銷噱頭唬弄。「雙11雖然是打著便宜賣的口號,但也不等於最便宜,要仔細比較優惠價格和歷史價格,是否有變動。」Juan指出,有的店家甚至會在「雙11」前故意提高價格,再製造雙11折價的假象,網購族可透過「西貼」網站追蹤歷史價格,查看雙11期間是否有實質優惠,以避免遭到唬弄。
在國內,不同品牌會針對各網購平台推出不同「獨家組合」,消費者可以先鎖定想買的商品,再去相應的通路尋找,通常能挖到市場最低折扣。雖然每個平台推出的優惠組合不同,但差異不會太大,EZprice比價網建議可以用單品的價格來衡量組合價是否優惠。
至於在國內購物平台購買3C、手機、民生用品等,EZprice比價網認為,價格折扣本來就已相當大,如果雙11期間在比價網站、拍賣比過,都已經是最低價的,那就是可以入手的金額了。「除了價格外,售後服務、保固的比較可以作為第二層考量。」
第3招是留意匯率和手續費成本,善用信用卡紅利回饋。淘寶經驗豐富的Rebecca表示,海外購物的刷卡成本包括支付寶收取3%、信用卡海外交易收取1.5%手續費,加起來高達4.5%,而她使用的是「找人代付(通常是在大陸工作的朋友,有大陸銀行戶頭,為私人管道)」,無須支付手續費,省下不少錢。
不過,今年雙11有了改變,只要於 11 月 1 日至 11 日之間領取「免3%手續費券」,雙11當天購物就可以立刻免除3%手續費成本;但1.5%海外手續費仍免不了,Money101金融比較平台建議,消費者可搭配海外消費高回饋信用卡,或是參與銀行登錄活動賺回饋活動,最高可以享32%回饋。
至於國內的網購平台,則祭出各種刷卡回饋金。EZprice比價網指出,除了比價格、贈品,還可以比信用卡紅利。銀行針對雙11推出的促刷活動,消費者可以善用它進行「二段式購物」,也就是先湊滿額禮、拿到紅利回饋,再用紅利去買其他商品。
「怕買貴或買到有問題的商品,在購買前多做功課,例如到比價網去查。」兩位網購達人Rebecca和Juan不約而同地建議。「雖然雙11的優惠讓許多人買到剁手指,但用得到的,才是好的消費。」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