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野草的青草,主要來源是李俊頡位於桃園老家一處農地。因李俊頡採行自然農法,不使用農藥與肥料,若碰上野草供應量不穩定時,他則會找合適的店家購買,例如位於台北萬華的老濟安青草店。
【回甘人生番外篇】青草茶別亂抓亂喝 退火不成反傷身

每到炎炎夏日,不少人習慣飲用青草茶退火解渴,2017年,李俊頡也以台灣常見的野草,加入茶飲與料理,創立餐飲品牌「日常野草」,但他提醒,都市野草因為有廢水和空氣汙染的疑慮,不建議隨地亂拔飲用,最好找合適的青草行購買。此外,有的青草煮茶則過於涼性,不適合女性飲用,千萬別亂喝傷身體。
老濟安成立於1972年,原本的店址也在萬華青草巷內,10年前搬到西昌街一帶,第二代老闆王榮貴從小在青草堆中打滾,高中畢業後接下店務,說起青草的來源處理、成分與使用方式,他更宛如一本「活藥典」。

採訪這天,我們跟著李俊頡到老濟安青草店拜訪。「一般採集青草藥分春夏、秋冬二個節氣。」王榮貴解釋,如北部山區較潮溼、霧氣多,就不適合塊根類的藥草生長。在70、80年代,台灣最盛行喝青草茶,那時老濟安店內至少存放超過上千種青草,隨著手搖飲料越來越風行,目前店內只剩下不到3百款常用的青草。
為了更貼近現代人需求,2017年,王榮貴與回家接班的兒子王柏諺重新設計店內空間,不只做青草批發零售,並擴大空間、化身現代風的青草茶吧。除維持原有的批發青草外,店內也零售單杯的青草茶,吸引許多觀光客慕名而來。
「很多人好奇,青草茶用手沖的方式,喝起來會入味嗎?其實,茶飲是否入味的關鍵,是青草曬乾後研磨的細致度;磨得越細緻、味道越透。」李俊頡解釋,手沖茶取的是茶香、取的是茶的氣味。

「我們不取茶的藥性,因為有些茶過於涼性,對女性的身體不太好。」李俊頡大學讀的是園藝系,創業後他著手整理中藥典籍與文獻資料,陸續在電商平台上推出5款以魚腥草、雷公根與台灣土肉桂葉等為主題的茶包,去年底,日常野草也和台灣旅宿業合作,以野草協助飯店推出客製化茶包與氣味管理。
「現在很多飯店開始做所謂的氣味管理,讓客人從大廳到房間,都能感受不同的專屬氣味。我們也和飯店的主廚討論,客製符合餐廳的聯名款茶包。」李俊頡指出,每個國家有自己的特殊的青草,國外對花草茶接受度高,他也期望藉由聯名客製化,將如艾草、魚腥草等台灣野草帶入國際市場。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