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容14歲搬離西螺後,母親妥善收藏的父親的遺物,即便搬離西螺的大間洋樓,到台中住的是小房子,仍沒丟棄。後來家族移民國外,保存遺物的責任就交給了李雅容。「有一次搬家,明明是15箱,搬家公司卻說只有14箱。」李雅容遺憾地說,失落的那一箱,裡頭有哪些東西已無法明白了。
【思念像是一道橋番外篇】發現自己像父親
父親的書籍在玻璃櫃裡靜靜地存放著,其中一本是日文翻譯的馬克資本論,在台灣尚未解嚴,有禁書令的時代,擁有這樣的書,是要坐牢的。
但許多記憶在她腦海裡保存下來,她的記憶力驚人,童年往事,父親故交,往來親朋,見過的地方仕紳,記憶都清清楚楚。螺陽基金會董事長何美慧對此非常佩服:「那些她童年見過的人,後來都只剩舊照片,她看了照片都還認得,並且記得那些人跟父親來往的經過。」
父親因肺疾久病,但仍關心地方發展,抱病工作,在當第三任鎮長時,還擔任台南縣第一屆參議員。這天採訪,我們跟著李雅容到西螺的故居,鎮公所在人行道上鋪了一塊碑,立意良善,可惜上頭的資料錯了,寫成了台灣省參議員、第二任鎮長。
李雅容看了只輕輕嘆口氣,沒說什麼怨言,語氣略帶可惜地講起洋樓右邊的窗框,當年父親的設計是榮光,時間久了,窗框毀損,整修時不清楚涵義,「就變成榮米了」。她個性很嚴謹,採訪前,我們用電子郵件提供訪綱,她特地印出來,用紅筆批改疏漏處。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