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的橄欖幫大忙 希臘人不藏私分享長壽祕訣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希臘是人均消費最多橄欖油的國家。
希臘是人均消費最多橄欖油的國家。
希臘,是諸神殿堂,是孕育西方古文明的搖籃,是一片湛藍海天的美景,也是曾瀕破產的國家。所幸眾人因神話對希臘堆起的旖旎想像,仍舊讓這個國度以觀光重新站穩,其中,源自希臘國土開枝散葉的橄欖油商品,成為主力。
講到橄欖油,大家一般聯想到義大利、西班牙,很少提到希臘,雖然產量第三,但它其實是人均消費最多橄欖油的國家,自用都不夠了,只有極少數的頂級品牌進入外銷市場。西元前16世紀開始,腓尼基人在希臘播下橄欖種子,這座半島從此成為橄欖原鄉。
橄欖樹適合長在夏季乾熱、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型氣候。
我們隨著歐盟出資、旨在推廣橄欖油的「太極計畫」踏上希臘,來到距離雅典西邊82公里處的濱海小鎮科夫斯,夏熱冬雨的地中海型氣候造就了橄欖,炎旱黃土中的橄欖樹顯得蒼勁嶙峋。
「Μεγαέλαιον Ζωής」老闆為工程師出身,以精密設備製作高品質橄欖油。
「Μεγαέλαιον Ζωής」工廠運用高科技精準控制橄欖油製程。
一籃籃剛採下的橄欖送進設備新穎的煉油工廠,這座工廠的主人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機械工程師,他特別在意製作流程中的變因,甚至開發一套軟體來控管,「首先是以飲用水洗橄欖,一定要沖洗非常乾淨,再來研磨橄欖的溫度要低溫,約攝氏25到28度,這些對橄欖油的品質影響很大。」
隨風搖曳的黑色橄欖已相當成熟,帶有果香。
採收的紫黑青綠橄欖裝進大籃子中,準備將果實與枝葉分離。
而希臘的橄欖油,和義大利、西班牙的橄欖油,有什麼不同呢?「在義大利有比較多的區域可用作栽種橄欖,但在希臘,我們是個多山的地方,因此很難使用如西班牙及義大利普遍的大規模的機械採收,雖然也少量有使用機器,大多數的人都直接從橄欖樹上徒手採收果實,或是拿一根棍子,把橄欖給『敲』下來。」在地智能農業系統「Gaiasense」顧問Vasileios Pyrgiotis解說。曠日廢時的手工採收,對橄欖的破壞力小,自然品質升級。
紫黑、青綠橄欖為橄欖油帶來不同層次的風味。
某些品種橄欖可榨油亦可食用。
「台灣國際年輕廚師協會」理事長李思銘認為以橄欖油烹調中菜更健康。
「在希臘我們有超過80種以上的橄欖品種,像在科夫斯這裡,大多種植叫『Manaki』以及『Megaron』的橄欖,這種橄欖果實大顆,不僅可供榨油,拿來當食用橄欖也相當美味。」種類也決定風格,有些風味強勁,有些則滑順柔和,如Manaki就很婉約,多數橄欖油都會添加它增加好感度,而希臘南部克里特島盛產的Koroneiki就如胡椒的辛辣,甚至帶有番茄或新鮮青草的味道,個性十足。
蔚藍海天是希臘著名的特色美景。
酥炸鯷魚擠上檸檬汁更開胃。(8.5歐元/份,約NT$300)
少不了橄欖油的希臘沙拉(5.5歐元/份,約NT$179)
烤大蒜麵包搭配當地最有名的「希臘優格醬」(Tzatziki)。(3歐元/份,約NT$103)
參觀了油廠,我們來到愛琴海邊的小餐館,當地人說,希臘料理以多蔬果、海鮮、榖物、優格的地中海飲食為主,在這裡,特級初榨橄欖油除了當沙拉醬汁、麵包蘸醬,還拿來油炸烹調各種食物,三餐下來,每人一年平均吃進25公升的橄欖油。滿滿的不飽和脂肪酸及橄欖多酚,抗氧化抗衰老,也難怪希臘有長壽之鄉的稱號。
以初榨橄欖油油炸的花枝香酥不膩口。(8.8歐元/份,約NT$301)
帶八角香的OUZO茴香酒是希臘人的國民酒。
面海的Thealos地中海料理餐廳深受當地人與遊客喜愛。
「其實初榨橄欖油發煙點比奶油、豬油還高,可到攝氏210度,拿來油炸或是烹調中菜都可以安心。」同行的「台灣國際年輕廚師協會」理事長李思銘導正觀念。用橄欖油酥炸的海鮮乾爽不膩,配上加水後霧白色帶八角香的OUZO茴香酒,回甘開胃。

太極計畫

由歐盟出資設立的一個國際推廣規劃,旨在中國和台灣普及歐洲橄欖油的相關知識,讓更多的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使用這種健康的調味品。由義大利兩大橄欖油行業協會:Italia Olivicola(義大利橄欖油種植者全國聯盟)和UNAPOL(義大利橄欖油製造商全國聯盟)出資推動該計畫,他們代表著30萬餘家義大利橄欖種植、榨油、灌裝、儲運及周邊產品生產者和服務者,涵蓋了全球55%以上的橄欖油行業生產者。目的是將橄欖油,特別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及其相關飲食文化,傳播到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

Μεγαέλαιον Ζωής橄欖油工廠

Thealos 餐廳

  • 地址:Taxiarchon Kokkoni Beach, Kokkoni 20002,Greece
  • 電話:+30-2741-088-565
  • 營業時間:10:00~凌晨01:00
  • 刷卡:可。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