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親仍有餘力幫忙時,陳勇志開了三家餐廳,生意好,但因為海派、愛請客,自己也喝得兇,多是損益平衡,沒賺到大錢。父親因意外過世後,陳勇志扛起養家責任,決定做份作息正常的工作,開始賣起無塵室耗材。
【國旗口罩他做的番外篇】亂槍打鳥跑業務 繞17層樓按門鈴

台灣康匠總經理陳勇志,早早就開始創業夢,「我父親只有國小畢業,白手起家靠自己做到老闆,我覺得這樣好帥,從小就想著以後我也要白手起家,可能因為這樣,才會什麼祖產都沒有,從頭開始。」
「整間公司4個人,我老婆接電話、當會計,我跟其他二個人就是業務。」萬事起頭難,什麼都不知道就一股腦投入更是艱辛,問陳勇志怎麼找客戶?「我記得我們三個業務開了一台車,帶著產品、型錄,就到辦公大樓去。一人負責一棟大樓,坐電梯坐到頂樓,一層一層往下走,一家一家去按電鈴。」
坦言一開始身段有些放不下、不自在,遇到啞巴電鈴反而開心,「到最後很會找電鈴,藏在邊邊角角都知道。」第一天就有一張訂單到手,「營業額100元,因為按著按著,有一個媽媽出來應門,我跟她介紹拋棄式無塵網帽,她可能看我都沒生意很可憐,捧場買了一包,說炒菜可以戴。」

當年陌生開發的場景陳勇志邊說邊笑,「真的是亂槍打鳥,隨便按,賣馬桶的我也去給人家按,賣飼料的全部都去按。一棟樓17樓我們全部繞完,結果裡頭的人說:『這裡都是辦公的,哪有人用到你們的東西。』」
大概二個月後陳勇志發現大樓走透透的方式行不通,「三個人跑一個月營業額才8千元,電話費都要1萬多元,真的是虧死了。」三個臭皮匠看到工商電話簿終於獲得解方。「我們找到一些工廠在中壢、桃園,就先打電話約訪,問他們有沒有用什麼,之後直接去,成交率增加很多。」
現在陳勇志常告訴員工,業務的黃金時段是早上9點到下午5點,必須跟客戶互動,見面聊天或者講電話都好,就是不該坐在辦公室。凡走過必能學到東西,陳勇志說:「真的是因為有那段業務經歷,我才知道要透過更有效的方法找到對的客戶在哪裡。」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