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林能專精於運動襪領域,起因於9歲便開始打排球,「在運動襪界沒人像我這樣鑽研,因為我很喜歡運動。」
【打造冠軍襪2】打造網球襪助莊吉生奪冠 他24小時織襪操出全身病

李東林拿起為台灣網球冠軍莊吉生設計的金牌網球襪,自豪地說:「網球是側向運動強度最高的,速度快又急停,所以襪子外側要用最柔軟的原料做最厚的防護,才不會摩擦破皮。莊吉生是教練帶來的,當時受傷開完刀,我幫他量身訂做襪子,他沒再受傷過,成績也上來,2017年拿到世大運金牌。」

李東林家境貧寒,爸媽皆是水泥工,原本他想當國手,因車禍須休養1年才能讀體專,不想父母負擔太重,才選讀南亞工專紡織科;畢業後進織襪機代理公司當維修師傅,當時他天真以為:「我老闆不懂織襪和機械都可以當老闆,我認真做也有機會。」

下班後他兼差到織襪工廠操作機器,拚命賺錢,遇到太太劉瑕後,加速創業決心,「交往阻礙蠻多的,丈母娘問我收入多少,當時薪水才22,000元,但我年輕肯學,後來只好請兒子出來求婚。」被先生爆料先有後婚,劉瑕趕忙害羞地阻止他繼續講。

懷第1胎時,劉瑕和朋友合開早餐店,李東林每天上班前,凌晨4點就到店裡煎蛋,直到劉瑕懷第2胎,李東林以80幾萬元存款,買了4台二手織襪機,1994年創立東林開發企業,代工生產襪子,搭上織襪業起飛年代。原本想讓太太更輕鬆,劉瑕卻吐槽:「他跟我說早餐店做14個小時太辛苦,結果做襪子是24小時,我被他騙了,那時沒請人,我做到晚上都會哭。」

李東林和太太輪流值班,機器全天候運作,他還兼幫人修機器,補貼奶粉錢,1年只休5天。仗著年輕,夜班收工後他常應朋友邀約打球,「這是我舒壓的方式,以前工廠裡紙箱很多,我都用跳的,不用繞的,身體還沒受傷前,沒事可以衝擊我。」過度操勞加上休息不足,李東林沒料到,年少放縱的任性,會在晚年反撲。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