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變黃金3】第一代埋人、第二代埋物 他不背黑鍋讓傳統環保清運透明化會員專區財經理財楊永發(右)與父親楊慶祥(左)站在岡山總部的戰情室前,透過大數據即時掌握,可避免廢棄物被惡意傾倒。文 邱莞仁攝影林韋言王均峰影音李文顥發布時間 2020.11.14 09: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6 臺北時間可寧衛岡山頭家開講廢棄物楊永發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翻轉環保業 資訊透明統包式服務 科技助陣高雄岡山楊家第一代埋人、第二代埋物,龐大事業體交到第三代手中,楊永發想做的,是把過去需要在茶桌上「喬」出來的事情透明化。他轉投資成立中衛環保科技平台,「這一行一直很落後,掩埋、固化是2、30年的老技術了。我想帶入比較多不一樣的元素,中衛就是要去翻轉環保行業。」翻轉環保業 資訊透明他舉例,過去可寧衛不直接經營日月光、台積電等客戶,都是透過中間的運輸商接洽,事業單位收到報價,其實都加了中間商的費用。「事業單位會覺得,貴都是貴可寧衛,這是錯的。我們一直背著這樣的黑鍋背了很久。我現在回來,就是想改變商業模式。」楊永發(左)比喻中衛就像線上音樂串流服務平台Spotify或Uber,結盟了全台3,000多個事業單位與清運業者,一改傳統掩埋方式,讓傳統清運處理業走上科技雲端。楊永發比喻中衛就像線上音樂串流服務平台Spotify或Uber,結盟了全台3,000多個事業單位與清運業者,事業單位下載APP,一鍵就能下單、獲得廢棄物的清運報價與排程。「你可以看到有多少車在外面跑、接了誰的單,誰的廢棄物、廢棄物履歷、處理過程。例如有的廢棄物載來給我們只卸貨1噸,然後19噸去別的地方,這就要靠大數據。未來出了事,誰的廢棄物亂丟,這些都是你的backup plan(備分計畫)。」統包式服務 科技助陣打破存在20多年的傳統,楊永發坦言他確實收到不少反彈。「我覺得沒關係,就各走各的路。」指著戰情室螢幕上車輛的GPS定位和即時影像,「像這是友達的車、剛從中科出來。很透明、很清楚。」站在位於岡山的掩埋場頂端,楊永發說,過去可寧衛不直接經營日月光、台積電等客戶,都是透過中間的運輸商接洽,他要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中衛成立的頭2年,他時常自己拜訪客戶,「大家都滿意外的,欸,你怎麼自己跑出來?其實我們就是在服務客人。你的工廠、生意遇到什麼廢棄物的問題,我都可以來幫你解決、做統包式服務,做你們廢棄物的顧問跟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