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說,中國因為2018到2019年的非洲豬瘟,豬肉產量大幅減少。但豬肉有一定的生產週期,無法在短時間內增加供應,因而使得中國的豬肉價格大幅上漲,連帶推升了雙匯股份與牧原股份這類豬肉供應商的股價。
【達觀股市】景氣循環股輪流漲 投資人小心應對

近1、2年來因為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供應鏈移轉與產業演進等各種因素,讓許多景氣循環股都迎來了相當不錯的表現。
然而,豬肉週期一般多為2到3年。所以到了2020年豬肉供應開始增加,這也讓豬肉價格與供應商股價隨之回落。
高點後回落 不宜長期持有
從這樣的經驗來看,近期台灣股市中的景氣循環股輪流大漲,投資人必須要理解,這不會是一種常態現象,因為只要週期循環結束,這些公司的股價也會回到過去的水準。
舉例來說,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相當火熱的貨櫃航運股就是如此。從過去10年的經驗來看,貨櫃航運公司通常是3到5年才會出現一個獲利年度,而股價通常也是在這一年大漲,並創下波段高點。然而,就如同其他的景氣循環股一樣,貨櫃航運在獲利年度出現股價與獲利的高點之後,往往就會開始回落,而通常要再沉寂個幾年,才會迎來下一波的景氣高峰。
而近期股價表現比較好的,應該就屬於面板股了。如果就過去面板產業的景氣循環來看,獲利高點是落在2014與2017年,而若以3年左右為一個循環來看,2020到2021年應該就會是本波獲利的高峰期。就過去經驗來看,獲利高峰也通常會是股價的相對高點。
所以,景氣循環股其實都沒有長期持有的價值。因為他們的股價通常都在一定的區間震盪,如果你沒有順利在高點退場,那麼要等到下次解套,恐怕是幾年以後的事情。雖然不見得一定會賠錢,卻可能損失了機會成本。
這並不是說投資人不能買進這些景氣循環股,但是,大家應該要理解這種股票的特性與操作邏輯,才能夠創造理想的獲利。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