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堅持修復鹿港老屋 20年來他不離不棄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老屋應該要以什麼樣的形式在現代「存活」,是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老屋應該要以什麼樣的形式在現代「存活」,是個值得深思的議題。
老屋保存議題近年受到矚目,但承載時光歲月的舊房子,該以什麼樣的狀態保留,總有各派論述。曾貴為全台第二大城的鹿港,擁有最大的泉州聚落,在政治中心移轉下,整座古鎮曾經如被冰凍般快速沒落,如今卻成為歷史學家眼中的瑰寶。
「台灣如果沒有從鹿港開始保存,何以累積自身的文化底蘊和能量?」臺灣小鎮文化協會理事長許書基深入調查發現,鹿港老街區裡共有4,695棟老屋,對之而言,老屋保存非高談闊論,而是不斷和時間賽跑,深怕趕不及那一一被拆除、屬於鹿港的「根」。
許書基認為一幢具有生命力的老屋,應該是人們可以真正生活在裡面。
許多人談起許書基,都會提及他20多歲以肉身阻擋日茂行拆除工程的事蹟,20多年過去,奮力守護老屋的身影從未離去。為我和許書基牽線認識的是九曲巷內的「小艾謙和人文民宿」。
小艾謙和人文民宿一樓空間舒適寬敞,許書基以特殊的工法保留原有的牆面模樣。
二樓為休息區,一家大小入住也沒問題。
早期由貿易商擁有的百年古厝,人走屋塌,在許書基修復鹿港多棟老房子後,屋主才願意放心將屋子交給他,盼老屋活化後有更多可能。許書基說:「人要使用,才是老屋。」比起百分之百還原房子最初模樣,許書基更重視重生後的老屋,人們可與它互動,住得安然。
「謙和」是當年貿易商的商號,屋子結構還算完整,屋梁和磚牆以特殊工法修復,但刻意保留原始樣貌,許書基選擇為它鋪設新穎的開放式廚房和旋轉樓梯,成了一間適合「包棟」的民宿,一家大小或一群好友入住剛剛好。
門口的「謙和」二字為這座老屋原本的商號。
初見小艾謙和,會被它散發的氣息給迷住。傍晚時分,天色還湛藍,門口微黃燈光點亮,老屋幽幽靜靜的,卻湧現一股難以言喻的生命力,彷彿要與旅客對話,此時我相信,許書基已經為它找到最適合的重生方式。
許書基向來都會親自參與每一幢老屋的修復,採訪當日他正在為另一處正在進行工程的老屋修補屋頂。
每一間老屋的修復,許書基皆親力親為參與工程,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蓋房子的匠師,許書基歸功於這「泥匠血統」,幫助他面對殘破的老屋時做出最佳判斷。許書基修復的第一間老屋「桂花巷人文茶館」,也是他返鄉歸根的基地。他回憶起當年賣紅茶、賣火鍋,做什麼賠什麼,但現在人文茶館賣的「桂花酸梅湯」,已是鹿港名飲之一,且研發出一系列新創產品,如「桂花梅餅」「老屋蛋捲」等等,成為必買的小鎮伴手禮。
「桂花巷人文茶館」為許書基第一間進行修復的老屋。

小艾謙和人文民宿

  •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金盛巷40號
  • 電話: 0973-365-274
  • 包棟價格:平日6,000元、假日7,200元,加床1床600元。

桂花巷人文茶館一店

  •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後車巷74號
  • 電話: 04-774-6668
  • 營業時間: 09:30~19:30,週一、二公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