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萬7行情繼續賺 4招台股基金聰明操作術會員專區財經理財萬7行情強強滾,4招聰明操作術賺飽台股基金。文 劉以親攝影楊彩成陳俊銘吳貞慧繪圖|王聖光發布時間 2021.04.28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配息分散風險理財最前線殖利率標普500基金美股台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投資一軍 多頭長空頭短配息穩定 殖利率逾5%台股指數站上萬7,不只證券市場強強滾,台股基金的績效亮眼,甚至不輸大盤和個股表現。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台股基金人氣爆紅,規模逼近3千億元,專家認為台股已經躍升一軍市場,建議投資人應該適當配置,但在大盤來到相對高檔之際,該如何操作台股基金,專家達人4招聰明操作術,讓你萬7行情繼續賺。萬7行情強強滾,4招聰明操作術賺飽台股基金。「很多基金投資人習慣買海外基金,包括我自己過去也不碰台股基金,因為我熟悉台股且有能力選股直接進場。但近幾年,台股基金在我的配置裡,已經增持至2、3成,比重越來越高。」有「基金教授」稱號的南台科大財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投資基金超過20年,他長期觀察發現,台股基金的績效一點也不輸大盤和個股表現。實際比較,台股大盤指數今年以來上漲逾14%,但是市場超過百檔的台股基金,有高達7成以上的績效都打敗大盤,而排名前6的基金,今年以來績效全數站上3成,大勝大盤漲幅達一倍。基金教授朱岳中坦言,過往不碰台股基金,但如今手上至少2成配置。投資一軍 多頭長空頭短另外,在基金教母蕭碧燕眼中,台股基金也是她熱愛投資的一軍,「對我來說,美股和台股是一軍,生技和中國是二軍,三軍則是原物料相關。」台股有多頭長、空頭短的特性,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或ETF皆合適。她解釋,以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來說,一軍具多頭長、空頭短特性,就算從高檔一路扣到低檔,平均負報酬時間約1年至1年半,投資人可趁機多累積基金單位數,等待多頭來臨、獲利很快轉正,「投資一軍不是指賺得最多,而是最有機會成功!」只是,如今大盤指數位處萬7高檔,不少投資人卻步進場,甚至已退場觀望。蕭碧燕笑說:「我從沒改變過任何操作,現在會擔心萬7高點的人,一定是做兩件事,一是買個股,二是做短線。」朱岳中也強調,不管指數在什麼位階,永遠可以進場,只要挑對標的、訂好操作策略。配息穩定 殖利率逾5%針對接下來的操作策略,元大投信指出,資金潮持續湧入之下,股優於債的配置仍是主流,過去基金投資人愛買海外基金,很大比重配置在高收益債基金,就在於投資人仰賴當中信評較差標的所配出的高息收益,但實際上風險不比股票低,也不如台股配息領得安心。雖然台股處於相對高檔,但投資不能缺席,選對基金標的、用對策略照樣賺。由於近幾年台股上市櫃獲利創新高,許多個股配息高、殖利率有5%以上,讓台股配息競爭力在全球名列前茅,可以發現市場上有配息級別的台股基金穩定成長,如有台股「國民基金」之稱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台股基金,背後就有一群死忠定期定額扣款的投資人,像這類配息級別、相對穩當的台股基金,今年以來報酬率也多打贏大盤。其實,面對台股萬7行情,投資人戰戰兢兢的態度是對的,達人專家提供4招台股基金的聰明操作術。 操作一:重視績效 精挑團隊「台股是對的市場,但投資人一定要選對基金標的。」一向鼓勵長期投資的蕭碧燕表示,如果投資人買到績效屬於後段班的台股基金,特別是長、短期績效都排名在同類型後四分之三的標的,會很容易失望、扣款不長久。「績效在同類型排名前二分之一是基本標準,且要長期3年和5年、中期1年和2年、短期6個月都一致在前段班。」蕭碧燕表示,台股基金分3類:一般股票型、科技型及中小型。「台股成分股以電子股居多,中小型台股基金其實就是科技型,通常一般股票型則是配置8成電子、2成傳產。」哪個好端看個人選擇,全是科技型沒有不好,但她認為,選擇一般股票型可享受到電子、傳產輪漲的功效。朱岳中挑基金同樣重視績效,習慣單筆投資台股基金的他認為,台股基金績效有強者恆強的現象,「我會鎖定過去6個月排名前20的標的,再個別了解它們前10大持股是不是當下市場的主流股,進而挑選持股內容跟得上趨勢的標的,單筆追強勢基金進場。」他透露,在台股基金中,投資研究團隊的功力常影響績效,最好鎖定能長期繳出好成績的基金公司。操作二:分散扣款 買黑進場定期定額買基金是老生常談,蕭碧燕認為,不管台股是萬3或萬7都適用,「有些人在高檔會調降定期扣款的金額,我從來不調,一來不遵守紀律,二來我的判斷跟心理建設都清楚,就算高檔跌下來,很快又會再漲上去。」她補充道,台股萬7不見得不能單筆進場,投資人只要做好心理準備,萬一單筆投資被套牢,等待獲利翻正的時間,會比定期定額需1年至1年半的時間再拉長些。去年以來台股牛氣衝天,讓基金投資人進場有信心。而在定期定額扣款機制下,許多投資平台除了月扣選擇,也增加設定每週扣或日日扣。例如,每月定期定額的扣款金額為1萬元,在不影響投資紀律,又擔心扣在高點的情況下,可擇日分散扣款3千元、3千元、4千元,讓進場成本更平均分散。投資屬性積極的朱岳中則坦言,鑑於台股在萬7水位,他買台股基金會偏向靈活的短線操作,且至少分兩筆資金進場,在第一筆資金進場後,有跌再追加,當上漲5至10%時,採機械式停利、落袋為安。此外,進場買黑不買紅的習慣,也漸為投資人接受;元大投信以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為例,觀察台股2月下旬高點修正的10個交易日中,發現5個收黑交易日的平均申購金額,是5個收紅交易日的3倍。事後確實證明,此策略能放大投報率。操作三:停利看個人承受度常有人問蕭碧燕,怎麼設基金停利標準?她說:「所有基金定期定額設10%就停利都太少了,因為多數人扣款是3千、5千元,賺10%就跑的話,扣掉手續費成本其實沒賺多少,但若害怕高檔被套,設10%就落袋也沒錯。」蕭碧燕認為,賺多少停利看個人,對於長期投資的她,停利點設在100%,在於她能戰勝恐懼;因此停利點的設定,不妨自己試水溫。操作四:警訊關注標普指數朱岳中提醒,台股跟著美股連動,但這幾年道瓊指數的漲跌訊號,因成分股太少已呈現鈍化,「我會關注標普500指數,當它短線跌一成時,這時會慎防台股基金部位拉回,再斟酌減碼或獲利出場。」台美股市連動緊密,留意標普500回跌帶衰台股。(翻攝自NYSE臉書)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