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小業務拚成餡料大王 500家糕餅都用他的料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總億食品董事長周子良23歲踏入烘焙業,現在已經是台灣最主要的餡料供應商。
總億食品董事長周子良23歲踏入烘焙業,現在已經是台灣最主要的餡料供應商。
鳳梨酥、綠豆椪、太陽餅,從5星級飯店到百年老店,都能吃到總億食品的餡料。總億食品董事長周子良45年前原是五金行業務,後轉戰烘焙業,從簡單的3種豆沙餡賣起。
即便站穩腳步,周子良不原地踏步,他時時觀察烘焙市場趨勢,推出新口味內餡,每年研發逾百種餡料,可依需求客製化,年產量高達2千公噸,堪稱台灣餡料大王。未來他不侷限在以華人為主的糕餅市場,而是要進軍歐美,突破自己的極限。

總億食品董事長 周子良

  • 出生:1954年(67歲)
  • 家庭:已婚,育有2子1女
  • 現職:總億食品董事長、美旗食品董事長
  • 學歷:強恕高中肄業、彰師大EMBA(就讀中)
  • 經歷:五金行業務、台中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 座右銘:做人隨緣,做事認真,以理解包容人群,用理性面對事物
  • 經營心法:食在安全、研發創新、服務誠信
400斤的烏豆沙在鍋裡微微泛著光澤,飄起的蒸氣夾帶甜香,另一端顏色接近芥末黃的綠豆沙已經起鍋,送往包裝前,師傅細心蓋上蒸布,預防受到汙染。總億食品位在台中市大里的工廠,近2千坪的空間,擺了將近20台炒餡機,每年產出2千噸餡料,讓五百多家烘焙業者放進月餅、綠豆椪或是水果酥等品項。
紅豆沙使用屏東萬丹的紅豆,搭配上紐西蘭的安佳奶油,入口清爽不甜膩。
巡完廠回到辦公室,周子良的工作從視吃切換為試吃。端起細看、嗅聞後咬下一小口細嚼,「這個蛋黃酥的烏豆沙很Q,也不會太甜,皮很酥,搭配起來剛好。」看似樸實無華的豆沙餡藏著許多學問,加多少油、糖,炒到什麼程度,都得配合各家的餅皮配方做調整,才不會貌合神離、無法融為一體。
每個餅周子良都是淺嘗即止,畢竟總億每年開發的新品超過百種,沒節制,體重怕會失控,若能讓他一口接一口,大概就是會量產的產品,「東西『吃了還想再吃』的感覺一定要出來,如果沒有這樣,就一定要改良。」找來香港超群月餅的師傅負責研發與品管,花、茶、水果、五穀雜糧,甚至可樂,無一不能入餡。除了基本款,因應客戶與市場需求而生的客製化口味,是總億成為台灣餡料大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製配方 細節繁複

「這個東方美人茶餡,要把茶葉磨成粉,加入味道不會太突出的白豆沙裡,茶香才出得來。一開始,是客戶託我們研發,後來我們又做出紅玉紅茶、鐵觀音這些口味。」帶給客戶試吃的不只餡料,而是完整的糕餅,客戶有興趣,可教學或一起討論調整。強大的研發能力,除了吸引到台灣五星級飯店、百年老店,香港、新加坡、澳洲等地的業者也都上門求合作。
把東方美人茶葉磨成粉,加入白豆沙裡,餡料吃得出茶香,讓不少走高端路線的糕餅業者買單選購。
不能總是讓別人丟來新想法,周子良也一直動腦,出國時糕餅一定買好買滿,「到日本、菲律賓、東南亞都會買一堆,像乳酪餡,就是我在國外吃到覺得很不錯,請師傅試做。」
台灣烘焙業說大不大,很多時候,糕餅業者知道競爭對手的餡料來自總億,上門想要下訂一樣的產品,就算得罪人,周子良也絕對不接,「我答應這餡料只賣給一家,就算是本來跟我們買很大量的客戶要買也不行,誠信最重要。」台中百年老店陳允宝泉董事長陳宇鴻與周子良合作多年,陳宇鴻提到:「現在月餅的豆沙就是雙方一起研發的。以前遇過供應商把我們的餡料偷賣給其他家,有被背叛的感覺,周董不會。」要說服各家業者不搶「獨家配方」,就要端出更適合的菜讓對方採買,周子良說:「也有客戶換別家的餡,後來又回來找我們。」
台中老店陳允宝泉董事長陳宇鴻(左)與周子良(右)合作多年,現在店裡月餅的豆沙就是雙方一起研發製作。

真材實料 建立口碑

在糕餅業成績傲人,周子良其實沒烘焙背景,23歲才「餡」入這產業。1954年出生在雲林麥寮,家裡務農、開雜貨店,周子良國中畢業後獨自北上半工半讀,當完兵,他到一家五金公司當業務。70年代中期,台灣景氣稍差,「一個在做餡料的朋友說食品業都是現金交易,不然來做食品。我都不懂,就憨膽啊!那時候,靠標會、借錢,投入50萬元。」
幾個人湊了200萬元,在糕餅的故鄉台中做起生意。朋友負責製作,有業務底子的他在外面銷售,沒料到業績還沒穩定,朋友突然決定撒手,看著運轉不到1年的機器,周子良不甘心還沒回收就要認賠殺出,咬牙再去借錢吃下所有股份,之後良記豆沙商行更名為美旗食品。「在外面跑認識很多烘焙師傅,就請他們教我,學會之後再教員工。」初時產品單純,也就綠豆、紅豆、白豆3種,燙傷個幾次,門外漢就成功入門了。
總億食品利用自動化生產線提高效率與產量,除了台製炒餡機器,還使用日本包裝機與德國充填機。
比起炒餡,業務工作讓他更有種「暗暗流著目屎,也是格甲笑咳咳」的無奈感, 為了推銷自家餡料,斯文的周子良不得不破戒撩落去,「我不喝酒、抽菸、吃檳榔,那時候都要了啦!」一次拿檳榔去拜訪客戶,裝做熟練、阿莎力的模樣,跟對方說:「這請你!」沒料到吃下秒破功,馬上衝屋外狂吐,幸好這點小犧牲頗值得,讓對方看見他的誠意,成功拿下訂單。
「以前的人做生意都是靠口碑,會互相介紹。那些老闆會一起喝酒、泡茶,其中一個可能講到我們的東西不錯,一通電話打來,我就帶樣品過去。真正建立名聲是『信用』。我不會偷,原物料好,一直到現在,豆子1斤都比別人貴1、2元。」和氣生財也是他奉為圭臬的原則,「我送貨都笑嘻嘻,客戶會覺得『你來很好』。」 加上民眾飲食習慣改變,糕餅慢慢成了平民點心,生意愈做愈穩。
「後來開始參加烘焙展,日本、東南亞的業者都會來,他們來跟我們下訂單。」為了搶食國際烘焙市場的大餅,他決定擴廠,前債未清就又買土地蓋房子,「年輕比較敢,要拚就拚大的。剛好政府開放民營銀行,利率低,就一直借。」親人也幫忙不少,「卡早小年夜要回鄉下,中午就去客戶那邊等,調到錢才開車回家。」

自費檢驗 嚴格品管

2000年搬到大里現址,改名總億食品,引進德國充填機、日本包裝機,事業愈做愈大,「有一年中秋,國外一家業者跟我們訂了15個40呎貨櫃的量。」香港三大廣式月餅也買單,「我們研發強,他們自己做比較普遍的餡料,特別的、客製化的就找我們。」
隨著台灣烘焙產業在世界的華人市場站穩腳步,總億餡料大王的角色也愈發重要,2011年爆發塑化劑事件,一度讓食品產業跌落谷底。「頭髮都是那時候白的。」現在可以笑著回憶,但當時的他真的是頭殼抱咧燒,「5月發生,在這之前有一張5千萬元的訂單,餡料已經出給國外客戶,做出20億元的餅了,一開始檢查我們的餡料沒問題,怎麼到後面產品說有驗到微量塑化劑,就一直找到底哪裡出問題?」
周子良花了300萬元自費檢驗,「最速件是2萬元,沙拉油、奶油、奶粉、容器,什麼都拿去驗,最後檢查出來是客戶為了衛生戴塑膠手套,碰到油溶出塑化劑。」緊急通知對方換成乳膠款,才安然度過,9月中秋旺季大批訂單湧入,當年業績逆勢成長3成,衝上3億元,「大家都知道我們東西是好的啊!」因為這次教訓,周子良對自身與上下游業者品質的控管也更嚴格,2015年的劣質油事件才能毫無影響。
頂級鳳梨餡有濃濃果香,爽口不甜,獲得許多伴手禮名店青睞使用。
只是掌握所有可控因素,遇上疫情,也是難逃衝擊。這2年,全世界的烘焙業都因新冠肺炎疫情幾乎停擺,台灣觀光客銳減,導致伴手禮市場萎縮,總億也受到波及,去年業績下滑2成。
周子良接下來的目標,不只鎖定糕餅業,「我們的餡料和糕餅大部分是華人市場。我要讓歐美人士把我們的餡料,用到他們巧克力、麵包等食品上。」台灣餡料王者,下一步要做的是突破自己的極限,讓自家餡料有更多可能。

後記:老闆惜情 感念老客戶

雖然採訪重點是自家公司,周子良卻很熱心地帶著我們到上、下游業者店裡。他是個惜情、也很信賴人的老闆,採買豆類的原物料廠商和他合作逾30年,覺得品質好是主要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當年初創業,資金不夠,老老闆一句:「你就載去,先不用付錢。」讓他感念至今。採訪結束,他帶我們到名店陳允宝泉、九個太陽繞了一圈,只希望烘焙業者都能多點曝光,被更多人看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