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聯準會退出量化寬鬆倒數計時會員專區財經理財聯準會表明,接下來的經濟成長與通膨數據若符合目標,將儘早討論調整購買資產速度。圖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翻攝聯準會官網)文 王伯達發布時間 2021.05.25 05:5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貨幣聯準會美股台股達觀股市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投資人注意 貨幣政策轉向在上週的專欄提到,台灣的疫情爆發並不會對基本面產生重大衝擊,然而心理上的影響卻可能讓市場波動加劇。如果市場因此出現無差別下跌,或許投資人可以考慮承接大型電子權值股或是指數型ETF。 聯準會表明,接下來的經濟成長與通膨數據若符合目標,將儘早討論調整購買資產速度。圖為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翻攝聯準會官網)一週過去了,台灣的疫情並沒有明顯改善,但加權指數卻從谷底開始回升,這樣的發展與我上週在專欄中的推論一致。其實從過去一年以來的全球疫情與股市變化來看,我們應該可以清楚地理解,疫情對股市的影響是相當短暫且有限的。例如美國單日確診人數直到今年初還在創歷史新高,但相對的,美國股市在這段時間不斷攀升,顯然疫情惡化並不會對股市產生長期的影響。投資人注意 貨幣政策轉向那麼,什麼才是影響股市的關鍵因素呢?毫無疑問的,世界各國央行所釋放出來的資金,才是推升全球股市的主要原因。以中國為例,上證指數在今年2月來到波段新高的3696點後開始修正,中國的M2年增率也在同月由10.1%的高點快速下滑。而台灣加權指數在今年4月創下17595的波段高點,台灣的M2年增率則是在2月領先創下了9.12%的高點。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美國,美國標普500指數在5月初創下4232點的歷史高點後,開始陷入盤整,那斯達克指數更是在4月底就領先回檔。那麼,美國的M2年增率呢?在2月見到26.99%之後就開始下滑。聯準會在上週公布的四月會議紀要中已經表明,如果接下來的經濟成長與通貨膨脹數據,符合聯準會的目標,他們將會儘早討論調整購買資產速度,並向市場傳遞這樣的訊息。最主要原因在於,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在2013年突然公布,退出量化寬鬆與調整利率的時程,這讓市場措手不及而出現大幅修正。這次聯準會希望能夠跟市場取得良好溝通,提前說明這樣的規劃,而我認為這份會議紀要已經很明顯地表達了聯準會的想法。投資人應該要做好聯準會貨幣政策將要轉向的準備。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