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實新生番外篇】他開了間熱門餐廳 心中的好料是媽媽煮的菜 察爾斯廚房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張承騏(左)和母親王鈺琇(右)共同創業,一起走過傷後復健、創業那段最辛苦的日子。
張承騏(左)和母親王鈺琇(右)共同創業,一起走過傷後復健、創業那段最辛苦的日子。
張承騏說自己從小就不是一個乖孩子。「以前在學校打架鬧事、被送進警察局,做過很多荒唐事,都是我媽來學校善後、擦屁股。」對讀書沒有興趣,他在淡江中學讀了1年便休學,說服母親讓他轉學到開平餐飲學校,之後又到欣葉101餐廳實習,「靜不下來讀書的時候,我就想去做菜。」
外婆是擅長煮客家菜的廚藝高手,母親王鈺琇(右)一脈相承其烹飪天分,也遺傳給張承騏(左)。
外婆是擅長煮客家菜的廚藝高手,母親一脈相承烹飪天分也遺傳給他。「我從小看奶奶做菜,後來看媽媽做菜,到現在自己開餐廳。」來自單親家庭的他,爸媽在他小學6年級離婚,「她一路工作母兼父職帶我跟弟弟長大。每天上班、煮飯、帶便當給我們吃。」
母親王鈺琇的拿手料理是滷肉飯跟咖哩飯。「我媽工作很忙,所以她通常會煮咖哩,煮一鍋中午、晚上都吃咖哩飯,隔天自己熱一熱還是吃咖哩,連續吃個3、4天。」張承騏回憶,「雖然那一鍋是咖哩塊拿來丟一丟就有了,可是在小時候,你會覺得你媽媽做的咖哩飯是最好吃的。」
「我媽甜點連也會做,那最方便的就是做奶酪,因為不用烤。」2016年受八仙塵爆傷害,他全身55%燒傷,其中47%為2到3度灼傷,隔年他便選擇以奶酪創業。搶在王鈺琇到店前,張承騏單獨接受我們訪問,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如果我媽現在出現,我受訪會變得很緊張。」
2016年初,張承騏在北投開店賣自家製的奶酪與早午餐。圖為櫻桃煙燻鴨胸班尼迪克蛋佐野莓果醬。(380元/份)
與母親一起走過傷後復健、創業那段最辛苦的日子,「那是母子關係最最不好的時候。」張承騏笑說:「照顧病人很辛苦,親人變成創業夥伴就是天天吵。」「母子千萬不要一起創業,好幾次我被他氣到,開了門跑出去,想說老娘這輩子不會再踏入這家店了。」王鈺琇忍不住氣罵,「後來店開了2年,朋友告訴我台中有一個工作機會,我就決定放手。放手,孩子才會長大。」
2018年3月,張承騏的病況逐漸穩定,王鈺琇便隻身到台中工作。張承騏重新摸索與客人的應對之道,也去上行銷課程,去年小店營收刷新紀錄。「做菜跟經營是二件不一樣的事。會做菜,不一定會當一個餐廳的負責人。如何從廚師如何變成產品經營者,我爬了這4年跌跌撞撞,才有很大的一波成長。」
受八仙塵爆傷害後隔年,張承騏選擇以奶酪創業。
「創業的過程中,最辛苦的是如何習慣日復一日的生活。熱情是可以讓你撐一陣子,但沒有辦法撐一輩子,如何讓熱情持續保持下去,這是很困難的。」今年26歲的張承騏個性直爽,語氣中透露超齡的成熟。
「我給自己的期待是可以去外面闖。」不讓穩定的業績限制發展,他原定下半年要關店到海外學烹飪,無奈碰上疫情,計畫暫時無限期擱置,「義大利菜跟精緻菜,都是我很想學的一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