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亂彈鼓手經營live house有成 疫情零收入照開直播挺住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童志偉以多元的經營方式,讓PIPE Live Music在北市公館河畔屹立10年。原本夜夜都有表演的活力場所,近期得暫時安靜下來。
童志偉以多元的經營方式,讓PIPE Live Music在北市公館河畔屹立10年。原本夜夜都有表演的活力場所,近期得暫時安靜下來。
童志偉曾是亂彈樂團的團長兼鼓手,十年前他租下台北公館河堤旁餐廳,轉型成live house,當起老闆,供獨立樂團賣票表演。
初期,陽春的空間只有幾盞燈泡,舞台簡陋,靠他在外接案錄音、表演賺錢投資設備,慢慢升級。
苦撐3年,童志偉邊做邊摸索,以多元音樂、多角經營方式走出活路,顛峰時月營業額可達百萬元,河岸旁的這處展演空間也發展出自成一格的風景。
不過,疫情升三級警戒直接衝擊娛樂休閒產業,本來滿檔的演出全部延後。雖然面臨零收入,童志偉相信只要音樂氛圍不散,終能再上場。
因應疫情,5月中旬起,PIPE節目表排滿的演出,全數延期。照理,位在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旁,最早是抽水站的PIPE Live Music,應該從晚上7點開始熱鬧到清晨3、4點,「7點到11點,室內展演場通常會有3個獨立樂團表演,11點以後是電音趴;外面有一整條賣酒、賣披薩的攤位,也有類似餐廳駐唱的表演…」51歲的童志偉雖然一頭灰白細髮,但神情滿年輕,只有望著本該亮滿燈飾,如今卻因疫情而黯然的水岸,抿著嘴嚼檳榔時,稍微露出了點無奈。
童志偉(左2)是亂彈樂團的團長兼鼓手,2000年亂彈解散後,他回老家做音樂,與主唱阿翔(左1)雖偶有合作演出,但收入並不穩定。(翻攝網路)
Live house不能營業,童志偉已經做好零收入的心理準備。旁邊的小辦公室裡還有人上班,正在粉絲團發文「活動延後,防疫最重要…」另有幾個打扮有型的年輕人,或坐或站討論晚點要直播的內容,童志偉介紹,等下在節目中一起聊天的有獨立樂團「美秀集團」及「傷心欲絕」的團員。「固定的直播節目還是要繼續,不能有一搭沒一搭的,聲量要維持住…現在也沒什麼可做的,就看疫情趨緩後,能不能多接點政府音樂活動來補。」
每週一次的直播節目《瞎槓》,疫情期間仍然繼續。童志偉說只要音樂氛圍不散,看表演的習慣就會被養成。

樂團解散 歷失業低潮

童志偉曾是知名樂團「亂彈」的團長兼鼓手,現在的身分則是PIPE的老闆。10年前,他因緣際會租下這裡,從零到有,一手把這個音樂展演場做起來,現在已是樂迷喜歡來混的小天地。彼時這裡是個沒有生意的餐廳,而他自己也只是個失業10年,身上沒銀彈,不知道要幹嘛的搖滾大叔。
遙想當年,亂彈樂團於1997年正式發片,曾紅極一時,尤其主唱阿翔,至今仍活躍於螢光幕前。「但我們從來不知道自己賣了幾張唱片,那時有領底薪4萬元,再加上商演,每個月有10幾萬元收入吧,覺得很不錯了。我們賺了錢,就蓋練團室、買更好的樂器。」童志偉笑說,他與阿翔等團員們,是學生時期就一起玩音樂的朋友,決定組團的第一間練團室在新店山上,「一個破瓦房,月租才4千元,像工寮一樣。」隨著發片、得到金曲獎,練團室也愈蓋愈好。
但亂彈才發行2張專輯就因故解散。樂團解散那年,童志偉30歲,頓失人生重心的他,回到中壢老家,弄了個錄音室做音樂或接些案子。那時候他已婚且有2個小孩,有養家壓力,收入卻非常不穩定。「其實根本也做不了什麼大事,在老家待了8年,就又決定回台北。基本上,30到40歲都算是失業狀態,低潮時覺得人生沒救了…我那時候還閒到跑去倒扁,紅衫軍演講的貨櫃還是我調度來的。」

困頓老闆 接案換設備

他重回台北找機會,意外與公館河堤旁的這塊地方結緣。「當時這裡是一間餐廳,但幾乎沒生意,空著也是空著,朋友就拉我來,看看還能做什麼。」童志偉覺得這個空間,可以用來錄音,他正好要幫忙錄製地下樂團「非人物種」的專輯,便把機器搬進來錄。「錄完音,又覺得好像可以弄表演,就留下來搞了。」
2011年剛營業時,只有簡陋的舞台及一盞垂吊的燈泡。(PIPE提供)
童志偉說,基本上場地加上設備,展演空間就成型。他身上雖沒什麼錢,但有一堆樂器,「我並不是看到live house產業商機決定創業,其實就是做自己會的,順水推舟去做。」升格為老闆,童志偉一開始卻非常困頓。「舞台很簡陋,只有一塊背板、垂吊一顆燈泡,湊了幾個地下樂團,就這樣開始營業了。」
他回憶,初期音響設備比較陽春,也曾有樂團嫌場地爛,他也不想多說什麼,就靠在外接案或幫人打鼓商演賺錢來添購設備,慢慢更新。還為了省房租,在店裡睡了3年,「有一年市府還要我們配合旁邊的水上樂園改賣炸雞,不然就要收回這個地方。我們就去抗議啊,這裡賣炸雞也不會有人來吃,但非常適合表演。當時的市長郝龍斌就說好吧,留下來做音樂。」
PIPE初期收入只有門票,可容納約200人的展演場地,不大不小,基本上來演出的都是新手地下樂團。「當時一張門票350元,常常台上表演的人還比台下觀眾多。」

靈活經營 節目更多元

慢慢地,也能抓出哪些類型的表演比較有人氣。不過也有凸槌的時候,「傷心欲絕」的吉他手、現在是PIPE企劃也負責排節目的官靖剛說,他印象最深是一個比利時的電音樂團來表演,台下一個觀眾都沒有。「後來就有規定來表演的團,至少要包20張票,門檻很低了。」童志偉在樂壇是老師級,也曾親call謝和弦來演出,「那場大爆滿,破紀錄賣了300多張票!」
苦撐3年後,童志偉慢慢摸索出靈活經營方式,「其實就是多元運用。」好比室內展演場,區分樂團時段跟電音時段。「晚上11點後是電音趴,電音趴收費貴一點,每張票500元起跳,基本上是金雞母。」此外,場地也出租,「《通靈少女》就是在這邊拍的。」還讓學生包場辦成果發表會,「我們對學生是很友善的!因為這群學生未來也許就是會來看表演的主要族群,會在這裡找到音樂回憶。」場地多元應用外,他也接政府標案辦音樂活動,「平均月營收60萬元左右,最好的時候做過百萬元。」
深夜11點以後,從樂團表演變身收費較貴的電音趴,可容納200人的空間裡,音樂整夜流竄。(PIPE提供)

吸引遊客 拓攤商市場

為了讓人注意到這個河堤旁的音樂展演場地,5年多前,童志偉開始將PIPE外的空間規劃成賣酒、賣飲食的攤商市場,「我自己找人蓋攤位,自己招商,我只收租金,不抽攤商的營收。這裡以前什麼都沒有,連河堤上『水岸』2字,都是我找人做的。」童志偉說,規劃這個戶外空間不是為了賺錢,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大家願意走過來。
戶外攤位區提供酒水飲食及音樂,週末夜裡瀰漫輕鬆情調。(PIPE提供)
PIPE在河岸屹立10年,活出自己的地位,已是樂團跟樂迷交流的重要場所。他不因疫情暫停營業而太沮喪,此時台上年輕人已熱熱鬧鬧開始直播,童志偉說,只要音樂氛圍不散,看表演的習慣就會被養成。他隨身帶著擦汗毛巾,鼓棒一拿就可以表演,他是懂經營的老闆,也是隨時可幹活的樂手。
童志偉一手規劃出來的攤商市集,雖因疫情升級無法營業,但搖滾人的硬骨,雖艱困也不沮喪。

顧客這麼說:舒適享受音樂氛圍

傅先生 台北市
我從PIPE開業起就是常客。每次只要心情鬱悶,或有想看的樂團就會上門光顧。在這裡可以享受酒精、音樂、獨立音樂的氛圍,服務人員親切和善,戶外空間廣闊宜人,是個舒適、讓人想待著的live house。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