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遊客無法親自走進美術館和博物館觀看展覽,Google在2011年以街景技術推出的「Google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數位服務,正好填補不能出國、想逛博物館看展覽的欲望,可以神遊世界超過2,000間博物館與藝廊藏品,其中也包括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
【線上玩台灣3】虛擬實境逛博物館 線上展覽多元又有趣

全世界受到疫情影響長達1年多,現在運用現代科技,不但能虛擬實境走進美術館和博物館,還可利用Google街景、VR、AR、3D掃描及建模等技術,讓人在家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外,看展品也變得更多元有趣。


故宮自家推出的「線上故宮」,內容也相當多元豐富,可以「720度VR走進故宮」虛擬實境逛博物館,但我個人最愛是以3D掃描及建模技術完成的「典藏精選」,我上看下看、左轉右轉,用各種角度,將肉形石、翠玉白菜、清乾隆掐絲琺瑯鳧尊,翻來覆去看得超清晰;「展覽深度解析」中特別規畫出「風格故事——乾隆年製琺瑯彩瓷特展」,甚至結合活潑的Podcast介紹和影片呈現,讓我對於該特展有了更全面而仔細的了解。
「故宮Open Data專區」還分享超過數十萬張中低階圖像供人免費下載使用,自己想來策展也沒問題,透過「故宮文物線上策展」,選擇開放平台上的文物,也能完成具有個人特色的展覽。



文化部的官網上也設立了「博物館線上展覽」專區,網羅9家國立博物館,民眾只要點入連結,就能看到該館精選的線上展覽。例如,這次我選擇的臺灣博物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建議先看完前導片並閱讀導讀文字,對主題有大概了解後,再進入虛擬實境的展廳,才不至於抓不到重點,有些特展甚至有樓層立體模型空間圖,藉由720度環景攝影,用滑鼠放大縮小進入,想再深入瞭解,還可連結策展人與專家主講的線上課程影片,甚至跟著植物手繪老師的線上教學,掌握手繪植物訣竅,比到現場看展還充實。




暑假將至,「高雄市立美術館」也推出線上藝廊,其中的AR體驗很有趣,只要下載「相遇在南方繪本AR」「典藏特展室」App後,對準電腦網頁上的畫作,此時手機音樂響起,畫家現聲述說創作故事,畫中人物甚至會動起來,還能為《高雄風景》作品著色,此外還有「線上學習資源」「線上說故事」等活動,可為孩子安排一堂充實的暑期美術課。


另外,線上展覽平台「ARTOGO帶你看展」的來源也十分多元,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藝術銀行、私人畫廊等,像現正舉辦的「群聚,不設限2021 ARTOGO」線上畢業展,即邀請今年的畢業生一起製作這場線上畢業展覽,透過線上群聚,展現新鮮人的創作活力。

- Google藝術與文化:artsandculture.google.com
- 線上故宮:theme.npm.edu.tw/npmonline/
- 文化部「博物館線上展覽」:www.moc.gov.tw/informationlist_331.html
- 高雄市立美術館線上藝廊:www.kmfa.gov.tw/onlinegallery
- ARTOGO帶你看展:https://artogo.tw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