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不想背負壓力,反過來的意思,就是一直背負壓力。所以聊到小組賽第一場輸掉,之後是不是比較沒壓力了?他說就是一開始太感受壓力了,所以後來他跟王齊麟都回歸成純粹的挑戰者,為國爭光、榮耀什麼的都沒想,只是想贏、想挑戰、享受奧運的氛圍而已。
【麟洋配番外篇】我不是最好的那一個,但我想成為最努力的那一個 李洋

李洋從不熬夜,拿下金牌的那晚,是他久久一次的熬夜。他把這次的熬夜,當成一次小小的假期。視訊採訪時,他拿著手機找了窗邊光源最充足的位置,聊到自己想單純回歸到打羽球的快樂時,他笑開來,陽光滿臉。
這反而有了壓力的轉換,「後來每一場我們都是更沒有壓力的一方,這是我們另一種優勢,因為不被期待,所以我們沒有太多包袱。」
世界第三是很厲害的頭銜,你們奧運又打贏世界第一、第二、第四?李洋聽我提起,就說自己不喜歡比較。「人比人氣死人,你永遠比較不完,無論你是世界第一、第二、第三,你永遠脫離不了跟人比較,唯有你自己看開,知道你需要比的永遠只有自己。」
「每個人的條件都不一樣,你最後要比的,是無愧於心。」李洋又笑起來,這個時刻,就是他以無愧之心換來的。

我們聊他曾經2次放棄羽球,那時他聽父親的建議,決定去讀台北商業大學企管系,暑假的全國排位賽就當成引退賽在打,他說那時就算真的升甲組,他也不打了,升甲組這件事,就當成自己從國小一路打到到高中的8年青春的,一個交代,後來他與搭檔拿下全國冠軍,才有了後來的羽球生涯。
父親那時要他放棄,說他不是打羽球的料,這樣的話語,對一個努力練習到讓自己受傷的18歲少年來說,很是傷人。但李洋笑了,邊笑邊說那是父親對他的疼愛,提到自己當時哭了,也是笑著講。後來聊到他的球拍都是父親拉線,他說一支球拍穿線拉線要耗上半小時,有時他打斷5、6支球拍,等於父親下班後要加班1、2個小時,父親的辛苦跟支持,他是看在眼底的。
他自律而嚴謹。土地銀行總教練李松遠說:「李洋不管什麼規定,一定都照著做。」十多年來,李洋維持晚上11點睡,7點起床的習慣,從來沒有耽誤過,也從來沒有玩樂過。
他嚮往出國旅遊,嚮往跳傘,嚮往自在地打籃球。但跳傘可能受傷,要避免。平常要訓練,不能出國旅遊,真出國了,也是比賽,沒有旅遊的心情。至於打籃球,因為可能傷到手指,一受傷就影響訓練進度,自然也不能打。就連女友在平常日希望他陪伴,他也拒絕,說平常日就是要訓練,假日才能見面。
他說為了羽球,犧牲的真的太多了。「跟女朋友、家人相處的機會,還有很多人生的體驗。」問他上一次旅遊去哪裡玩?他不記得了,回憶了一下,只記得那是剛上大學時,學長找他跟王子維去東部玩,「好像是花蓮或台東,忘了。」
真的忘了,只記得自己為了完成大學學業而忙碌,白天訓練一整天,晚上6點上課,常常訓練完趕場上課,「來不及吃晚餐,只吃一根巧克力棒。」大學生涯的回憶,就只是一根巧克力棒了。
他說大學生活真的是最艱辛,或該說是最充實的日子,為了訓練與比賽,他從日間轉夜間,學分不夠,所以連假日都必須去上課來補畢業學分。
他是扎扎實實地完成自己的學業。「因為台北商業大學算是商業領域很知名的學校,我跟老師說我是體保生,功課比較不好,有練球有比賽,老師就回:『我才不管你是不是體保生,大家都一樣,如果我對你這樣,其他學生怎麼辦?』哇!我只能悶著頭讀書。」因此大學4年,他沒有像別人一樣有趣的大學生活,睡覺前偶爾會想:「我幹嘛這麼累?」
若重來一遍,他不會想改變什麼。他說網路上曾經有一段話,讓他印象很深,意思是:「10年後的自己會不會因為沒去做,就對現在的自己後悔?」因此他每次下重大決定,想的都是未來的自己會不會後悔?「現在我還不會後悔目前的人生選擇,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但目前所有發生的一切都很幸運。」
他喜歡《火影忍者》的漩渦鳴人,總是覺得自己不起眼,但現在的他,已經不再是國、高中羽球隊裡的萬年吊車尾了。
我們請他送給《鏡週刊》讀者一句話,他說:「我不是最好的那一個,但我想當最努力的那一個。」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