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曾靠漆器買豪宅也曾入不敷出 如今躍上奧運殿堂 光山行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光山行第3代賴信佑從叛逆離家逃避傳承,到重啟家業,終於在漆藝中明白父親與祖父的執著。
光山行第3代賴信佑從叛逆離家逃避傳承,到重啟家業,終於在漆藝中明白父親與祖父的執著。
奧運讓運動員受到矚目,也讓台灣漆器躍上國際舞台,開幕式上中華台北隊制服的漆釦,便出自75年老字號漆器行「光山行」。
第1代賴高山曾以費工的堆漆飾品與佛具外銷日本,為本土漆藝開山祖之一。傳至第2代賴作明,漆器被塑膠製品取代而沒落,他自掏腰包教學、賣平價材料包,推大眾化,入不敷出讓兒子賴信佑不想接班。
終究不敵使命感,賴信佑的賣法迥異於父親,2人吵到5年不對話;父親逝後,他才懂漆的真諦,不只緊密相黏,更修補了缺憾。
7月23日晚間的東京奧運開幕式上,深受國人期待的中華台北隊揮舞梅花旗登場,選手一身深藍色套裝隱約浮現梅花窗花圖紋,銀白漆釦顯得更閃亮,低調綻放台灣漆器「光山行」的榮耀。亮相這刻,光山行第三代賴信佑也在電視機前跟著全台灣歡呼,沒想過「後來每天都有民眾打電話問能不能買釦子。」
舉重女神郭婞淳(左)與網球名將盧彥勳(右)參加奧運開幕式穿的制服,出自設計師周裕穎之手。(翻攝文化部臉書)

耗時5月隊釦 東奧亮相

在此之前,位於台中市忠誠街的光山行電話常整天沒響,安靜到賴信佑懷疑電話壞掉,多數人對於漆器、油漆,甚至傻傻分不清楚。常開課教學的他每次都要費心解釋,漆器是以天然生漆(漆樹汁液)為保護膜或黏著劑,塗裝於器物胎體表面的工藝品,因色澤光亮,古時為貴族愛用。
他秀出厚度僅0.3公分的中華隊漆釦講解:「它富含很多意象,上面有金箔、銀箔,希望選手穿金戴銀,會徽下方金色的山是玉山,期待運動員攀上高峰,側邊彩虹代表台灣的婚姻平權。」
制服上的漆釦為賴信佑製作,以堆漆技法耗時5個月完成。
由光山行製作的釦子,概念發想自設計師周裕穎,上有中華奧會會徽,基於版權並無販售,卻吸引不少人開始關注漆器,熬夜5個月製作的賴信佑深感欣慰,「這是堆漆技法,在玻璃板上一層非常薄的漆,乾了才塗下一層,共120層,漆到一定厚度成型再取下玻璃板,裁切、打磨造型,很花時間;那時沒日沒夜地做了1千顆釦子,若不是奧運因疫情延期,可能開天窗,哈哈。」
35歲的賴信佑一身日系潮男全黑裝扮,襯托胸前的漆製項鍊特別明亮,「這是阿公留下來的堆漆作品。」家族3代皆投身漆器,他沒有藝術家的高冷,自嘲是月光族,不講場面話,直言不崇拜已逝的父親賴作明,「我敬佩他全心投入漆器,也知道他失去非常多,我希望家族和樂。」在藝術世家成長,關心與壓力僅一線之隔。
上完漆的物品需以砂紙打磨,耐心磨平表面,相當費時。

家宅館藏陳列 如教科書

其實,賴信佑住宅即光山行早期工作室,占地400多坪,但賴信佑寧願另租場地,布置如藝廊,純白牆面前陳列碗盤和杯子等幾款漆器皿,擺設簡約, 播放嘻哈音樂,另一半則闢為教學體驗空間,「我不希望漆器看起來傳統,選比較現代、有冷氣的地方,潮流一點。」
來到舊工作室,風格驟變,門口高掛以祖父為名的「賴高山藝術紀念館」布條,各式玻璃櫥櫃內陳列漆製花瓶、茶壺等,放不下的,擺到地上、樓梯邊,牆上掛滿以漆及沙子堆高出立體感的佛像等漆畫,整間館藏幾乎等同漆藝技法教科書。賴信佑介紹時直嫌亂,「我家就是擺出所有東西,沒有主題和重點,眼花撩亂,建議我爸改,他罵我懂什麼,這是他家。」但置身成千上萬的漆器堆,只要提到某件作品,他總能精準記得位置。
第1代賴高山最著名的漆藝技法為堆漆,需一層一層上漆堆色,因耗時費工,少有人做。
紀念館打通2棟4層樓的透天厝,為第一代賴高山所購置,在周邊盡是農田的1960年代,拔地而建,賴信佑很佩服爺爺,「當時手工藝外銷興盛,阿公靠色彩多變又費工的堆漆飾品和佛具,賺很多錢,這裡是豪宅耶,工人有90幾位。」
身為長子的賴高山5歲喪父,讀台中工藝專修學校漆工科時,以第一名成績獲校長推薦到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深造漆畫與油畫,「阿祖賣了棟房子讓他留學,所以他很認真,老師是皇室御用的漆器師河面冬山。」賴信佑回憶。
第1代賴高山是本土漆藝開山祖之一,晚年仍汲汲於創作。(賴信佑提供)

父親遊歐赴日 參展學藝

賴高山自日本學成之後返台,於1946年創立光山行,初期接日本的漆器代工訂單,例如果盒、擺飾,也跳脫日本風格,創作具台灣特色的蓬萊塗,即結合雕刻、鑲嵌或彩繪,以原住民、台灣水果為主題的漆器,為本土漆藝開山祖之一。他期盼後繼有人,大力栽培小孩,1980年代曾耗費價值一棟房的30萬元,送長子賴作明跟著出國參展的商會遊歐洲一個月,也到日本金澤攻讀漆器。
採訪進行一半,賴信佑的姊姊賴以蓉從公司返家,也熱情加入導覽,「你有沒有介紹吧台?」她指著被花瓶淹沒的白磚廚房說:「以前這會吊著杯子,我媽就在這泡咖啡招待客人,客廳還有壁爐。」家中即沙龍,時常賓客雲集,賴信佑的母親尤淑貞身為長媳,婚後第一天甚至不敢睡覺,「我什麼家事都不會,怕起不來做早餐,坐著等天亮。」
光山行第2代媳婦尤淑貞(右)擔心小孩專職漆藝會入不敷出,長女賴以蓉(左)因此畢業就出外工作,希望收入穩定。
尤淑貞受先生賴作明影響也學漆,玩票性質卻被推去參賽,「賴先生說推廣漆藝要曝光,但他有知名度,怕參加比賽沒得名,很丟臉,就叫我去。」長媳的笑容苦樂參半,坦言並不贊成兒子接班,「因為做漆的辛苦,一般人無法理解,時間長,又沒固定收入,怎麼養家。」賴以蓉也補充,「所以我到外面工作,我們家總要有人有穩定收入吧。」
其實漆器的盛行僅到1990年,抵擋不住塑膠與陶瓷等便宜的替代品,賴高山收掉了光山行。在賴信佑姊弟眼中,父親賴作明原是不問世事的人生勝利組,面對家道中落,起初推高價漆器藝術品,市場卻不如預期,賴以蓉記得,「曲高和寡,漆畫光打底要40道工序,時間很長,一幅畫賣5、6萬元,一般人不瞭解它的價值。」
賴信佑希望推廣大眾使用漆器,推出漆碗等食器,價格也不再像藝術品那麼曲高和寡。(1680元/個)

綠沉金繪錦鯉 躍然而上

例如紀念館入口顯眼處放置賴作明的代表作-漆桌,售價100萬元,桌面色彩鮮豔的手繪錦鯉,悠游波光粼粼的綠川,欲躍然而上,為綠沉金技法,賴信佑說明:「以銀粉為底,再塗透明綠漆,藉研磨力道營造深淺不一的水波紋。」問他館內作品是純展覽還是也有販售?他秒回:「可以買,缺錢什麼都賣。」
賴作明後來為推廣漆器生活化,轉做「見什麼漆什麼」系列,賴信佑覺得幽默,拿出洗衣板、湯杓、澆花器,甚至阿祖的手帕,都有父親的漆影。賴作明不想放過任何發展機會,時值中國改革開放,赴中找工廠做漆器相框,當時讀國小的賴信佑記憶深刻,「教那邊的人做,技術被學走,東西都沒拿到,賠了上百萬元,但交了女朋友倒是真的。」
生長在漆器世家的賴信佑(右)背負著祖父(中)和父親(左)的期待,從小就跟著做漆器。(賴信佑提供)
他重現兒時記憶裡那通荒唐電話,「她說『我要找我老公,我是你的新媽媽』,長大才發現我爸那麼荒謬。」家庭雖未因此破裂,父子衝突卻常一觸即發。後期,賴作明與賴高山為讓大眾認識漆器,到大學教漆,將微薄的收入再投入推廣,自掏腰包重金禮聘中國或日本名師來台教學,幾乎不賺錢地販售平價漆器材料包給學校,從小習漆的賴信佑更不想傳承家族漆藝,「覺得看不到未來,他們很像奧運教練,太執著整體環境,忽略家庭收入。」
賴信佑想活得像自己,退伍後剃顆龐克頭就引爆父親怒火,被驅逐離家,「那時我人生座右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賺多少,當晚就花掉。」為生存他打工教畫畫、賣工藝品,開工作室接客製漆器,「我把這件事看得很輕易,可是以前材料、工具都拿家裡的,我沒有成本概念,自己買才發現很貴。」
賴信佑住家即藝術館,放置光山行早期作品,入口處可見爺爺賴高山的銅像,及父親的作品「漆桌」。

不走闢好的路 市集擺攤

沒留預備金,客人又延遲付款,周轉不靈,最窮困時,他口袋僅剩40元,靠兌換中獎400元發票才得溫飽,酒肉朋友無人伸援手。他因此覺悟改變,到日出集團旗下的宮原眼科工作4年,學習行銷、包裝,直到當時主管兼女友廖書瑋鼓勵他返家接班,後也加入光山行的經營。
2015年他返家重啟光山行,父親希望他走自己闢好的路,賣材料包、體驗課,賴信佑卻到創意市集擺攤,「我爸氣得要死,每次都一臉嘲諷『一天能賣幾雙漆筷?』但到市集,我才真正面對第一線消費客人,知道他們接受的價位和想要什麼商品。」他受夠與父親爭論,後來幾乎不對話,也在2019年另開工作室。
為了讓消費者願意接觸漆器,賴信佑(右)與女友廖書瑋(左)另開工作室,布置得彷彿藝廊。
但賴以蓉忍不住幫父親出聲,「其實我爸擔心他擺市集辛苦又賺不到錢,他很偏心,超級愛我弟,所有東西通通要給他,只是很笨,找不到表達的方法,常問我『他的工作室怎麼樣』,要我載他去看,可惜後來生病了。」

凝神拼貼碎片 修補缺憾

去年8月賴作明中風,鼻咽癌復發,今年3月過世,在父親人生最後階段,父子和解了嗎?短短一句「沒有」,賴信佑回得沉重,坦言對父親有誤解,「後來想想,何必呢,當我踏入跟他同樣的領域,開始能站在他的角度思考,明白他的捨跟得。」他哽著懊悔情緒,遲來的和解如手中以漆修復裂痕的物件,缺成心裡的圓。
第2代賴作明想證明漆器也能平民化,曾推出「見什麼漆什麼」系列,洗衣板也能成為上漆的物件。
「這個技法叫金繼,以生漆混合麵粉和水,可以填補裂痕,接黏碎片,考量美觀,會以純金粉或銀粉裝飾裂縫。」賴信佑解釋,近年興起古物、環保等惜物議題,延伸自日本侘寂美學的金繼技法,再次流行。
近年流行以漆器的金繼技法修補舊物,多了殘缺的美感。(金繼修補,800元起)
賴信佑的心境也趕上了潮流,他屏氣凝神拼貼碎片,本該緊密如漆的親情,成了修補的缺憾,坦然面對的不完美,更美。
漆藝可應用在日常用品上,時鐘系列在電商通路Pinkoi上賣得最好。(漆器水蒔繪掛鐘,1680元/個)

顧客這樣說

台中吳小姐。
我是在創意市集認識他們家的漆器,買的漆筷很輕,手感溫潤,很有質感,老闆也很親切,會講很多漆器知識。

光山行

  • 地址:台中市西區忠誠街63號
  • 電話:(04)2326-4147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