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烈嶼5(有片)】金門與高粱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學年糕、編掃把、泡藥酒 留住小島失傳文化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高粱年糕是一道過年期間才能在金門看到的傳統糕點。
高粱年糕是一道過年期間才能在金門看到的傳統糕點。
提到烈嶼的商品,家揚與夥伴認為傳統的高粱手工藝,是最能代表金門和烈嶼的物產,因此,他們在行程中設計了高粱文化深度體驗,讓參與實做的遊客用紅高梁粉、糯米粉與紅糖三種簡單的原料,就能輕鬆完成高粱年糕的製作。
經過簡化的「高粱年糕」,只要使用現成的紅高粱粉、紅糖及糯米粉就能製作。
將粉末倒進糖水內拌勻後,即可入籠蒸熟。
在等待年糕蒸熟的時間,我跟著奕宏體驗金門有趣的泡酒文化,他說金門高梁酒的味道濃烈,跟很多食材都不搭,只有像是蒜頭、苦瓜、一條根或十全中藥材等少數食材,才能跟高粱毫不違和的混搭在一起,而且可增添風味,變得更加順口易飲。
烈嶼人很喜歡拿食材來泡酒,遊客也可自己搭配喜歡的食材。
加入十全浸泡高粱,可以品賞到金門高粱的另一番獨特滋味。
咬下一口早已蒸熟的高粱年糕,嘗起來有淡淡麵茶香氣,口感Q彈卻不黏牙。這款道地的金門糕點,因傳統做法十分繁複,現在很少人在做,幾乎只有過節才能在金門家庭的餐桌上看到,而我們卻在這場體驗中有幸吃到。
從蒸籠出爐的高粱年糕,很適合沾著花生粉與煉乳一起吃。
收成的高粱經過拍打除穗曬乾後,就能拿來製作成美麗的掃把。
緊接著Patty向我示範綁高粱掃把的技巧,阿亨教我如何切割高粱酒瓶,製作屬於自己的飲酒杯,一連串緊湊的活動,等我回過神來天色已暗。
家揚說,高粱籽是釀造高粱酒的主要原料之一,以前的人在除穗後,會把剩下的高粱材綁成美麗又實用的掃帚,或做成高粱菜籃;但這種被稱為「金選三號」的高粱老品種,因為結穗量遠不及後來改良的新品種,釀酒不合成本,因此逐漸被大耕戶淘汰。
遊客可以透過酒瓶造型與瓶身字樣, 挑選自己喜歡的瓶身來切割成酒杯。
透過高溫就能完成酒瓶切割,完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金門酒杯。
然而,若要傳承高粱手工藝,必須使用老品種,家揚與夥伴除了跟島上前輩討教高粱的編織技法,還發起復耕金選三號的行動,透過契作,家揚以優於市場的價格收購高粱,雖然這些農友樂於支持家揚的理念,但他們幾乎都是平均70歲的長者,他們常說:「今年可能是最後一次種,老了沒力了。」
遊程中還可以吃到已經快在金門消失的「傳統芋香炊飯」,裡面藏了石蚵乾。
擔心願意投入高粱老品種的農友逐漸年邁,近期家揚也在臉書上發起「後輩復耕」的邀請,希望這項屬於金門的高粱文化不會消失,烈嶼也能持續向遊客傳達高粱與金門密不可分的關係。

金門烈嶼|極樂島共和國|高粱嘉年華

行程內容:含極樂島祕境探索、小島採集、水彈槍生存對戰、冰菓室下午茶、高粱掃帚編織、高粱年糕製作、金門酒杯DIY、高粱釀酒體驗、微醺深度導覽。費用3,990元起/人,含戶外體驗、雙人房住宿一晚、午晚餐、下午茶、保險、島內交通(汽車接送)與迎賓茶點。兩人以上成團,只接受7天前預訂。詳情請上亨式暢遊lieyuhenrytour.rezio.shop/zh-TW官網查詢。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