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槳鑄造完成後再經過手工敲打,精修調整每片葉片角度,藏身船引擎下的螺旋槳此刻如精品般精雕細琢,林允進很自豪,「精密度夠,跑起來才會平衡,不震動,效率才好,要做世界第一,就要和別人不一樣。」
般若科技做到小艇螺槳世界第一,17年前林允進(左)也和太太(右)學開船,親身感受自家產品。(林允進提供)72歲的林允進曾在台大造船所教書,邏輯條理清晰分明,說話如教授上課,年分、數字都記得一清二楚,亦不藏私、公開調配比例,「很多人說我公司一直給人拍,機密都拍出去了,但我們包裝盒就會秀成分,用這麼好的材質,賣得比人家便宜,客人都沒話講,最重要是你真正懂設計,像SUZUKI叫我幫他設計螺槳,他引擎樣品做好,先用你的樣品試跑,跑得不錯才下單,世界上有這設計打樣能力的公司不多啦。」自信來自他累積36年的實力。
般若從螺旋槳設計、開模到製造一手包辦,在船舶引擎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客戶皆為業界頂尖,如世界最大船舶推進系統製造商Mercury、SUZUKI、HONDA、KAWASAKI、VOLVO,以及水上摩托車龍頭廠加拿大「龐巴迪」,可從馬力5匹的小艇做到300匹的大型遊艇。全球幾乎所有的水上摩托車都用般若的不鏽鋼螺旋槳,在快艇界的市占率也高達40%,去年營收20億元,是世界小艇螺槳王。
走到般若出貨區,商品堆得比人高,走道空間僅剩一人通行的寬度,林允進掩不住喜悅,自新冠肺炎解封後,連客人兼對手Mercury都產能不足,「疫情時美國放員工無薪假,之後人手請不回來,因為美國一直印鈔票補助人民消費,我們就被要求加碼,Mercury和我們視訊會議第一句話問:『你們公司要不要賣?』但我們不賣。」林允進不賣的,是一路跌撞仍硬挺奮戰的人生。
他出生於彰化王功農家,母親常鼓勵他勤學脫貧,念台中二中時讀了〈台灣企業家的故事〉深受激勵,想起他最愛從台灣海峽看大船遠航的氣派,便考進海洋大學造船系。
年輕時的林允進即對未來充滿篤定,沒有迷惘猶豫,目標設定必會達成,大二時發現日製商船總噸位占全球55%,畢業後便拿獎學金赴日本東京大學攻讀船舶工學碩士、博士,回台期間趁隙相親,認識太太蔡秋琦,天耳通的母親聽見阿彌陀佛神意,「祂說這是我的命中註定。」
林允進(右)自豪地翻開博士論文證明,現今貨櫃船只要是單螺槳,都照他的研究設計改形狀。2人結婚時,林允進承諾岳家帶太太到日本學茶道、插花,蔡秋琦馬上吐槽:「到日本就打工,在中華餐廳洗盤子、端菜,他繼續念書,因為他存的錢要以備不時之需,一定得有人工作。」林允進得賢妻無怨無悔付出,他也在眾教授不看好的情況下,僅花3年就完成高難度的博士論文,內容為改良貨櫃船後半部設計提升推進效率與承載貨櫃量,他至今仍自豪:「現在世界上的貨櫃船只要是單螺槳,都照我的博士論文改形狀,我就不客氣,把論文印成書,讓大家知道。」語畢他送給我們厚厚一本以工整日文親筆書寫的論文,最前頁印著關西造船協會發的優秀論文獎狀。
1980年林允進回台任職台大造船所副教授,但研發專長未受重用,當時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主導「中國造船廠」的設計,他滿懷熱情免費提供論文建議改良,卻不被信任採納;在學校做研究計畫亦被孤立排擠,有志難伸的他萌生創業念頭,「我向家人借錢湊了64萬元,買一台用Apple II寫程式控制的CNC銑床放在實驗室研究螺槳製造,學校知道了給我2條路:把機器賣掉或出去,我就創業了,他們背後都笑我台大教授不做,去當黑手,不到3年就會回來。」明珠暗投的傷口刺激他增生光芒,挺起硬底骨氣。
蔡秋琦深知攔不住先生,在林允進尚未離職前,由她擔任般若董事長,直至今日。一向理性科學的林允進再次用命定解釋:「算命的都說她是當頭的命盤,我只是將軍命。」若非蔡秋琦,也許般若挺不過差點破產的難關。
般若創立前3年,只有450坪的大里廠,林允進(右)與太太蔡秋琦(左)賺到錢就買地擴廠,目前3個廠占地逾萬坪。(林允進提供)1986年般若創立初期,從製程門檻較低的鋁青銅螺槳入門,供貨給遊艇,後來中船得知有位台大教授自立門戶,請他設計海軍巡邏艇的螺旋槳,「他們買日製的跑,速度只有15.8節,但軍方規定要16節,我們找很多資料說服他們做薄一點,為他們開模,一試18.3節。」
林允進的設計實力,下水便知,他也常赴國外參展,發現水上摩托車運動正興,主要用不鏽鋼螺旋槳,他勤跑美國學習精密脫蠟鑄造技術,當時多用做汽機車的複雜零配件,在1988年研發出比傳統砂模鑄造更輕薄紮實的螺旋槳,還調配出更堅固的不鏽鋼比例,獲得龍頭廠龐巴迪訂單。1993年更因贊助的水上摩托車選手奪世界冠軍,般若的自有品牌螺旋槳SOLAS,也在該項運動選手間迅速竄紅。
林允進(右)1988年研發出脫蠟鑄造製作不鏽鋼螺旋槳,比傳統砂模鑄造的更輕薄紮實,性能更高。林允進有客製化設計能力,為龐巴迪不斷精進改良產品,也申請專利,龐巴迪下單量從一年5,000台增加到10幾萬台,林允進賺錢便買地擴廠。但他沒想到,一夕之間,甜頭竟會變毒藥,龐巴迪一方面不准他與競爭對手KAWASAKI、YAMAHA做生意,又將他的設計拿給另家台灣廠製造,回憶此事他已平心靜氣,「我也學會了,不要那麼硬。當時我唯一要求龐巴迪,不要給台灣這家廠做,因為我已經告他們仿冒,龐巴迪不能接受就抽單了,那時我們70%的業務來自他們。」
1997年般若失去大單,也被銀行抽銀根,每個月光本金加利息就要還200多萬元,連薪水都發不出,只有太太是林允進最堅強的後盾,溫柔的蔡秋琦語氣堅定:「必須撐下去,我們白手起家,經營公司的錢很多是借的,公司倒掉,這輩子無法翻身。」她毅然賣掉4個工廠其中之一,還記得賣廠當晚,連夜冒雨趕去洽談,生怕對方反悔。
脫蠟鑄造需以蠟模沾附陶漿,再送到千度高溫爐融蠟,讓陶瓷模具成型,製程耗時。另一方面,林允進也積極研發價格較低、市場更大的鋁合金快艇螺旋槳,多用在有岩礁的海域。因選用耐腐蝕、韌性高但鑄造性差的鋁鎂合金,他研究多年才將汽車零件的擠壓鑄造方式引用到螺旋槳製程,霸氣地說:「日本有名的鑄造機一台要4,000、5,000萬元,我們買不起,自己開發機器,不到1,000萬元。」此方法縮短製程,不包氣孔,性能更佳,可快速開發各種大小、材質的鋁合金螺旋槳。
也因價格低、品質好,林允進到海外參展找訂單時,打樣就能讓客戶滿意,吸引YAMAHA、KAWASAKI、VOLVO等客戶下單。他很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曾有客戶反應鋁合金螺槳葉片面積太小,他花千萬元重新設計開模製作,客戶一路追隨20年。連龐巴迪也在抽單5年後,回頭找般若下單,林允進已經釋懷,「被抽單後,我們夫妻去上了很多生、心理課程,想通了,世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他要回來,歡迎。」
林允進不再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除了提供OEM與ODM,更加強經營自有品牌的換修市場,由各國經銷商銷售,「水上摩托車賽手很捨得花錢,為了增加速度,願意多花幾百元,把原來的螺槳換成SOLAS,像車子改裝,而且換修市場一顆賣將近200美元,代工只賣50、60元,利潤差很多。」
目前換修市場占般若整體營收近半,為林允進打進強心針,近期原物料上漲,般若調漲代工價格,也有客戶抗拒,揚言轉單,但他不再害怕,「無所謂,如果他們能買到便宜又好的,做起來是福氣,如果不行,明年賽手騎車就會發現葉片容易斷裂,我們換修市場生意會更好。」
公司生意逐漸穩定,2012年僅56歲的蔡秋琦卻驚覺記憶快速喪失,醫師建議她勿用不鏽鋼鍋具,改用鑄鐵材質,愛妻心切的林允進發現,連日本知名的南部鐵器都是砂模鑄造,市面上找不到安心產品,他便以擅長的脫蠟鑄造製作一系列較輕又無塗層的鑄鐵鍋、壺,創立「大古鑄鐵」,年營收約6,000萬元,與般若的營收相比雖不多,這品牌卻是他對愛妻的守護。
為改善太太(左)的健康,林允進(右)投入鑄鐵鍋製造,大力推廣鑄鐵材質的優點。大古的鑄鐵壺無塗層,且出貨前皆以亞麻仁油做開鍋處理,在鑄鐵鍋具界已經相當知名。(松鶴延年,15,000元/個)古稀之年,他不想著退休,2年前還在高雄興達港斥資5億元成立子公司「大方船舶」做觀光遊艇,想圓造船夢,一艘船預計售價500、600萬元,目前正在興建浮動碼頭。他依然有著中年的雄心壯志,想跌破業界眼鏡,「我現在做的第一條船3米寬、10米長,共可坐24個人,將來可以搭船去外海繞,像從興達港到安平運河,看漂亮夜景,船廠除了造船,也提供保管、加油服務,將來也許變旅遊業。」他攤開早上8點就到公司畫好的設計圖,仔細講解造船理念,他心中的明珠,總算在對的地方,散發溫潤光亮。
般若工廠內處處可見員工互相感謝、讚美的嘉許卡,是林允進積極宣揚的「愛的管理」。後記
以讚美代替責備
般若廠房內,牆上常見嘉許卡,由同仁互相感謝表揚,是林允進打造幸福企業的方式,他不檢討,只讚美,每年8月休息1週,帶員工海外旅遊,除了季獎金,還有年度分紅,1年發5次獎金,難怪連員工子女都搶著進般若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