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聯準會重申控制通膨 反彈調整持股比重會員專區財經理財聯準會的政策目標沒有改變,股市恐繼續承壓,投資人宜趁反彈調整部位。(翻攝聯準會臉書)文 王伯達發布時間 2022.05.17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貨幣聯準會美股出脫持股達觀股市全球通膨王伯達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物價飆漲 軟著陸難題衝擊出口 股市壓力增美國在上週公布了4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雖然年增率從上個月的8.5%下降至8.3%。但月增率0.3%則是高於預期的0.2%;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月增率0.6%,則是高於預期的0.4%。這樣的數據出爐,市場開始認為美國通膨似乎沒有停下來的跡象,而聯準會在本月初相對鴿派的論述,更可能會讓通膨問題延續更長的時間。物價飆漲 軟著陸難題鮑威爾在上週四的一場訪問中再次重申,聯準會的目標就是「讓通貨膨脹重新得到控制」。他認為如果放任通膨飆升,那麼就可能會進入到更深層的衰退,也因此,他們必須盡可能地阻止這樣的情形發生。但他也提到,要做到軟著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貨幣政策或許可以影響需求,但卻沒有辦法改變供給。而供應鏈問題受限於疫情與地緣政治,所以能不能軟著陸這個問題,可能成為聯準會所無法控制的因素。這是一個強硬,且對於未來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的言論。而其影響所及,可能不只是美國市場。因為鮑威爾在訪談中提到,貨幣政策沒有辦法改變供給,他們只能針對需求,讓市場對於商品、服務與勞動力的需求放緩,並藉以緩解物價上漲。簡單來說,就是讓過熱的經濟降溫。衝擊出口 股市壓力增然而這麼一來,美國市場對於商品的需求就會大幅降低,對於亞洲出口國家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樂見的訊息。因為對亞洲國家而言,基本面將會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近期許多電子公司公布的4月份營收,已經明顯出現下滑現象。另一方面,聯準會為了達成控制通膨的目標,必須要持續緊縮貨幣,這也對亞洲貨幣帶來資金外流壓力。近期美元指數已經來到近20年新高,相對來說,亞洲貨幣則是持續探底。近期股市在大幅修正之後,可能將出現明顯反彈,然而只要聯準會的政策目標沒有改變,那麼股市恐怕會繼續承受壓力,尤其是非美市場。投資人應該趁反彈期間,適度調整持股比重與組合內容。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