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住房率有7成多!收到訊息的時候,正在開台泥董事會,辜公怡(國際中橡董事長、辜家第四代)坐我旁邊,問我怎麼那麼高興?」上週三(22日)上午,嘉泥董事長張剛綸坐在嘉新大樓會客室裡,難掩笑容的向本刊分享,他口中所說的,正是2年多前一開幕就遇到疫情海嘯衝擊,旗下自有品牌飯店沖繩Hotel Collective。
【全文】赴日蓋第二間飯店 嘉泥三代張剛綸拚旅宿新王國

10年前接掌董座的嘉新水泥第3代張剛綸,近年積極帶領嘉泥轉型旅宿服務業,2年多前由他主導投資的日本沖繩飯店Hotel Collective一開幕就遇到疫情海嘯來襲,住房率曾經低至2%,如今熬過寒冬,迎來疫情解封,日前他接受本刊專訪,親吐轉型心路歷程,也透露啟動沖繩第2家飯店「豐崎酒店」開發案,力拚旅宿健康新事業3年後營收過半。


水泥本業虧損 跨入旅宿業
如今全球疫情解封,飯店業終於熬過寒冬迎來春天。張剛綸坦承2年多來,心情天天受Hotel Collective住房率影響,因為對他來說,或許這不單是一筆投資的損益,更是他接班近10年來,帶領嘉泥轉型輸不得的一場戰役。
今年51歲的張剛綸,是嘉泥創辦人張敏鈺的孫子,叔叔則是赫赫有名的台泥董座張安平,10年前他從張安平手中接下董座一職時,剛好碰上嘉泥成立以來最嚴酷的寒冬,他肩負的責任除了必須解決水泥本業虧損問題,也得替嘉泥開闢出一條新路。現在看來一派輕鬆的他,過程如人飲水,前幾年,嘉泥股東會總有小股東炮火猛烈,從批評嘉泥讓股東成為坐在金山的乞丐,一路罵到他的父親張永平所涉案件,讓他坦言:「很難做、很為難。」

不過,他也不諱言,「自己看自己當時也不OK,不然怎麼會被人罵呢?」當時他相當茫然,「大陸水泥廠每年要虧人民幣8,000萬元,很可怕!」但說關廠哪這麼容易,一來當地政府准不准還是個問題,二來員工失去生計萬一暴動怎麼辦?所幸,2017年他成功關掉中國江蘇聯合水泥廠,與訴訟多年的港務公司和解,同時配合推動台泥國際下市,換來台泥股票逾5%持股,讓嘉泥每年來自台泥股利收益達數億元不等。
解決虧損,穩住營收後,他為嘉泥擘劃的未來,卻與水泥業八竿子打不著,也和同業朝綠能發展大不同,而是跨入旅宿業。
雖然嘉泥投資雲朗集團,同時也和張安平攜手進軍義大利羅馬開設A.Roma飯店,但要自己經營一家飯店卻更不容易。據了解,當時經歷一場歷時3小時、比股東會更嚴苛的家族會議,終於成功說服長輩兼大股東們點頭,才有現在看到的Hotel Collective。
開幕遇到疫情 住房率二%

2019年下半,沖繩Hotel Collective開幕在即,網路上已經出現搶訂熱潮,當時張剛綸也對外表示,「想趕快做出成績。」沒想到,接班轉型之路不僅要說服股東、員工與家族成員,連老天都額外多出張考卷,正打算大展身手的張剛綸,卻遇到新冠疫情爆發,一波大海嘯襲來,打趴了全球觀光業,就連國內飯店業大老都疾呼求援,更何況是跨海經營、產業新人的他?
「雖早有準備不會一開幕就賺錢,但疫情衝擊仍很驚人,住房率不是維持在20%、30%,而是一下子掉到5%,甚至2%,這種住房率,飯店到底要不要繼續開門?」他苦笑搖著頭說。

張剛綸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要不要開門做生意。因為,不開門,水、電等成本支出就少,雖然日本沒有無薪假,但至少外包服務可刪減。但選擇開門,就算只有2個客人,該提供的服務一樣都不能少。反觀過去賺飽飽的當地飯店同業,照常營業的占大多數,「那我們就只好照常開門啊。」
開門,並不是為了面子,張剛綸的考量是,如果當地飯店都開門,只有這家來自台灣的新飯店停止營業,是否會讓人懷疑財務實力不足、對日本政府沒信心?同時也可能打擊員工士氣,這些都是他所不樂見的。

磨合台日文化 開發第二店
在這段不得不開門做生意的日子裡,張剛綸並沒有浪費時間,他先是進行大量員工教育訓練,磨合台日企業文化;同時協助日本政府抗疫,如提供飯店大廳作為施打疫苗場地、主動送便當到周邊醫院等單位。種種作為,讓他不再是那家當地人口中「外國人開的飯店」,也讓張剛綸贏來大禮。
原來,Hotel Collective位於國際通商店街上,過去該道路假日只能步行,客人得搭遊覽車停在商店街外,再走路到自家飯店,現在當地政府決議開放汽車通行,大大解決交通不便。

事實上,不只是Hotel Collective,張剛綸在沖繩還有第二間「豐崎酒店」正在開發中,要和洲際酒店集團聯手打造頂級海景渡假飯店,也找來設計東京奧運主會場的知名設計師隈研吾操刀,該飯店原先要在明年開幕,現因為疫情放緩開發腳步,目標2025年開幕,但也因此讓張剛綸重新省思飯店設計。舉例來說,經過疫情洗禮,他將住宿和休閒設施分為兩大區域,目的是將群聚風險較高的場域,和住宿區切割。
事實上,張剛綸帶領嘉泥轉型跑去開飯店,其實是經過縝密的思考,「飯店擴展性元素多,譬如餐飲業、月子中心等,這些其實都是場域裡的服務業,後者是再加上醫療的元素,未來也可以跨入老年領域,讓健康照護成為我們整個服務鏈一環。」此外,嘉泥也投資了長照系統公司智齡科技,與永齡基金會合作,採用無毒有機農場食品等,「這些都是有關聯性的。」張剛綸說。
而一同打天下的表妹、嘉泥執行長王立心也表示,隨著旅宿健康事業布局持續擴大,預計再3年,營收占比將會過半,超越水泥本業。
沒被人一直罵 就代表進步

先前,張剛綸被問到對接班10年的自己打幾分?當時他沒有正面回應。本刊再問了一次,他想了一想說:「至少現在沒有人一直在罵了,我覺得是一個進步,但你說真的很棒嗎?如果飯店一開,馬上每天住房率8、9成,那就很棒,但很不幸遇到了疫情,所以也沒什麼特別的表現。」「大家相不相信我們是一回事,但至少飯店有蓋出來,每年該發的股利都有做到。」
採訪過程中,張剛綸數次提及盡力後,一切抱持平常心,但剛剛結束一場沒有小股東「大聲指教」的股東會,他忍不住說:「上天保佑,股東會前讓整個狀況好轉,讓大家看到我們做的所有準備,看到這個團隊是對的。」未來的嘉泥,張剛綸強調,隨著日本2大飯店開發案上軌道,加上解封後日本旅遊業復甦,已經有單月獲利情形,對於後市相當有信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