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本土最大媒體代理商 成立影業公司揪徐若瑄、柯震東談戀愛 宏將傳媒集團董事長林逢春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從廣告公司起家,林逢春事業版圖橫跨整合行銷傳播、藝人經紀與運動行銷,為台灣最大本土媒體代理商。
從廣告公司起家,林逢春事業版圖橫跨整合行銷傳播、藝人經紀與運動行銷,為台灣最大本土媒體代理商。
台灣媒體種類多元複雜,能提供客戶整合行銷傳播,以及策略性媒體企劃、購買的媒體代理商於是因應而生。
林逢春1998年白手起家創立宏將,從10人小公司,發展出結合數位行銷、藝人經紀、運動行銷等多元化接地氣經營模式,使宏將成為台灣前10大媒體代理商中少見的本土企業,去年營收30億元。他投資公司發展網紅經濟,去年又成立宏將影業擴大電影圈影響力,不斷跟著時代轉型,跑在潮流最前端。
從林逢春的辦公室望出去,窗景正對著中山女高滿園綠意,耳邊傳來流淌的音樂聲,「我很喜歡音樂,所以我的辦公室都放著音樂。」林逢春抽出幾張簽名唱片說,「我們在台灣唱片音樂產業占了6成以上,所以他們發片一定會送唱片給我。杰倫從出道就讓我們做(媒體代理),這張是阿妹的,陶喆第一張專輯也是我們發的。」
不只音樂,去年林逢春成立宏將影業、投資電影《詭扯》,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韓國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由柯震東及徐若瑄主演的都會愛情喜劇《初戀慢半拍》,剛在今年8月底上映。
宏將在台灣唱片音樂產業媒體代理中占6成,辦公室放滿藝人的簽名唱片。

代理王國 跨足各領域

林逢春的本業是媒體代理商,為企業客戶提供整合行銷傳播,及策略性媒體企劃、購買和公關策略;跨足電影圈,他瞄準的是更精準的宣傳打擊戰。「投資電影是希望從腳本把客戶的精神跟故事寫出來,這是非常、非常現代化的置入。不像過去(置入),只是在電影裡秀一個瓶子而已。」
「我們跟著時代在轉型,想要做更多不同的東西,像前年我們投資網紅公司,因為網紅的時代到了。」因疫情宅經濟發酵的遊戲產業,他也涉獵,「之前我們只有幾個人在做遊戲業,現在有2組專門的企劃團隊在攻。我們在台灣遊戲產業的媒體代理,至少占了4成。」
穿著牛仔褲、合身西裝受訪,林逢春的外型時髦飄撇。創立宏將24年,他經手業務遍及金融、汽車與食品、家電、零售消費品等,主要客戶如中信金控、Panasonic、泰山,以及味全和BMW台灣總代理汎德,是本土最大媒體代理商。
客戶行業包山包海,宏將也從林逢春創立時的單一家廣告公司,擴張成可提供整合行銷服務的佳聖媒體行銷,發展數位行銷的展將數位科技、經營創新戶外媒體應用的宏宣科技,及宏將多利安模特兒經紀等7家公司,Dream Girls、中信兄弟棒球隊啦啦隊Passion Sisters都是旗下知名女子團體。
從事媒體代理,林逢春其實是家學淵源。父親林登飛曾任中影總經理,母親吳林林曾是《時報周刊》副董事長,「小時候爸爸、媽媽應酬就多,相處時間比較少、有點距離感。哥哥大我4歲,就像父親一樣帶著我,我們從小感情就很好。」
林逢春(右)與曾任《時報周刊》副董事長的母親吳林林(左)。(林逢春提供)

開拓客源 廣告業起家

林逢春14歲時隻身一人被父母送到美國留學,他自嘲不是念書的料,「我一直想回台灣,畢竟我的根在這。尤其因為役男出國回台不容易,我再次見到哥哥,已經是7年後了。」他大學畢業後回台,進入國華廣告市調部做客戶資料搜集,1年後,再到父親開設的戶外媒體廣告公司博菲遜當業務。
「我喜歡人與人相處的感覺,跑業務對我來說,是很好玩的事。」他個性廣結善緣,加上年紀輕輕、長相俊俏又有留學生光環,長輩緣奇佳,「大家會特別想跟你聊,看你在國外到底在幹麼?長輩們有些認識家裡,對我特別關照、教我很多事。」
當時桃園機場外的廣告看板業務,是博菲遜發展重點,「我每天去跑客戶、要預算,後來我就覺得客戶經營得這麼好,為什麼一次只能跟他要一個戶外看板預算?不如我把你所有廣告預算拿來分配,電視、報紙我都可以做。」這個起心動念成了他創業的出發點,「那個年代還沒有真正的媒體公司,都是綜合代理商。我的家人都在這行,我當然也想走這一行,只是我想走不同的路。」
1998年,他創立宏將廣告,「加上我員工不到10人。說要跑客戶,除了我也沒別人。」彼時,台灣房地產市場大好,他天天到房屋代銷公司新聯陽拜訪,「我拚了命攻,每個週末都泡在接待中心幫忙,打聽他們下個案子什麼時候?在哪裡啊?有沒有什麼我可以做的?」
戲棚下站久了,林逢春終於等到機會。台灣房產業流行找代言人,「我透過關係幫他們找到演員張琍敏代言,久而久之就做到他們的廣告。」他創業第1年就賺進1,000萬元,但2年後房市崩盤,「我發覺不對勁,只靠房地產這條路走不下去,一定要找每年都會有廣告支出的consumer products(消費品)。」
林逢春剛創業時,曾靠做地產媒體代理賺進千萬元。

善用人才 在地化經營

宏將傳媒集團的行銷長黃凱旋是他靜心國中同學,那時在泰山企業擔任總經理特助,透過黃凱旋協助,宏將打進泰山,之後又接下味全、汎德及全家便利商店的媒體代理,他同時也接政治圈媒體代理,多角化發展。
2003年,林逢春替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連宋配服務,「最後因為『幾顆子彈』沒選上。落選,錢就不會付得這麼快,這很正常。」但這簡直把剛創業的林逢春急死,他硬著頭皮向父親求助,林登飛爽快答應替他周轉,「可是我的財務去找他後回來告訴我:『董事長,你父親跟你算的利息,比外面高利貸還高,還是不要跟他借了吧?』」
「他是想用這個方式,逼我走出自己的路;未來才不會碰到事情,就回頭找家人幫忙。」父親在他成長路上,始終扮演嚴父角色,後來林逢春抵押房子,也有貴人助他度過難關。他苦笑說道:「遇到這些關口時,我都覺得過不去了。我想,這是老天爺給的考試。」
台灣媒體代理商圈外商林立,要站穩腳步,林逢春靠的是好手助陣。一位跟隨他近20年的老員工吐露,林逢春人脈關係廣,是宏將的頂尖業務員,「本土媒體代理商沒有全球的資源,但他總能找到關鍵人物談合作。他也懂得分層管理,尊重專業也充分授權,談到案子後全權交給第一線打仗的人企劃、負責,是我願意從外商跳來的主因。」
手上客戶大多一做20年,要牢牢黏住客戶,林逢春自評是夠接地氣,「我們做法跟外商截然不同,術業有專攻。我們有自己的研發工具、服務,更了解台灣。」好比他在2007年買下MTV台(5年後售出),「唱片客戶我們做最多,那時有排行榜、節目《妹妹看MTV》《全球大首播》,有音樂頻道,我們就有話語權做藝人輸出,做藝人經紀替客戶代言也是,外商不可能這麼做的。」
從10人的小公司起家,林逢春(右)目前旗下員工超過150人。 紅到日本的中信兄弟啦啦隊Passion Sisters,為宏將多利安旗下女子團體。(翻攝中信兄弟啦啦隊臉書)
2014年,他成立華翼育樂揮軍運動行銷圈,由中信金贊助4億元,拿下兄弟象10年冠名權與廣告合作權,「場內活動、廣告看板與商品,我們都有參與,我們也是第一個藝人經紀公司出來開球團啦啦隊。我們啦啦隊寫真集發最多、商品都很好賣,綜藝通告排得滿滿的,幫隊員朝網紅方向走。」
做媒體代理永遠追著新事物跑,他說創業到現在幾乎每天都在拚,少有放鬆的時刻,是每日半小時晨泳,「那是很適合跟自己聊天、開會的時候,想想今天要做的事情。」擴張事業停不下腳步,3年前,林逢春針對資助偏鄉弱勢學童與團體,成立蒲公英教育基金會,將從創業初期便從事的慈善事業制度化。

投入公益 家訪偏鄉童

蒲公英教育基金會長期捐助,送往後山台東阿尼色弗兒童之家物資。(宏將傳媒集團提供)
「會想做慈善其實跟我爺爺有關。」他說爺爺個性非常節儉,退休後卻主動把全部的退休金拿出來,寫書送到寺廟、監獄勸人向善,「我們讓基金會負責的同仁,每個月都去南投偏鄉學童家中拜訪。」林逢春說每個孩子受助需求不同,「我們的幫助沒有上限,但有些孩子的問題,不是你給一台平板電腦,或讓他上一堂英文課就能解決。3年來我們走入他家、累積信任感,想辦法從根本了解問題才能幫助他們。」
大疫來襲,市場陰晴不定,「疫情導致很多企業捐得更少或停止捐助,我們的客戶還算穩定、同仁也很爭氣。在這樣的時候,我想我們要更徹底地跑、捐得更多。」

請叫我貝貝

林逢春的綽號是「貝貝」,「一開始是我媽媽叫的。我們家就2個兒子,寶貝、寶貝嘛,哥哥是寶寶,那我就是貝貝。」

「因為我剛從美國回台時,覺得我名字裡那個『春』字很俗。」他笑說那時港星陳小春還沒出道大紅,無法替同為春字輩的他解圍,無論朋友喊他「小春」或「春X」,聽了總覺得怪,「我要他們還是叫我『貝貝』,叫慣了還滿親切的。」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