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還是有很多迷惑解決不了 張孝全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舉手投足都有戲,是用身體及表情去展現的。是這些年的經歷塑造了張孝全,也是張孝全在經歷過後,保留了屬於自己的樣子。
舉手投足都有戲,是用身體及表情去展現的。是這些年的經歷塑造了張孝全,也是張孝全在經歷過後,保留了屬於自己的樣子。
張孝全即將有兩部主演電影上檔。一部新作他是媒體人,另一部新作演律師,不純然是在法庭之上滔滔,而是情感跨越了17年之後,會引導主角做出什麼決定。當他想演不一樣的職業,角色就這麼來了,讓張孝全感到很幸運。
這些角色,有時候張孝全會想要想清楚,「但其實也不用想得那麼清楚,因為人生其實就是這樣子。」言語間的感受之流在流淌,38歲的他,還是沒那麼清楚,還是有很多解決不了的迷惑。

掀開柔軟一角 張孝全

1983年12月28日生,2020年結婚生子。2012年以電影《女朋友。男朋友》獲得第14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並提名第49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項。近幾年主演劇集《罪夢者》《誰是被害者》都入圍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項。2022年以《罪後真相》再度入圍金馬影帝,電影中他角色跨度17年的新作《童話.世界》於10月7日上映。

過去江湖傳言,張孝全非常難訪,或是,要策略性安排他跟另一個人一起訪,話題才能不致乾澀⋯好吧,這個江湖傳言現在真的只是傳言了。同一個受訪者、同一個訪問者,時光改變了,人生的課題肯定不一樣了,張孝全是這麼說的,自己的心變柔軟了。不過,從他的演出總是充滿感受性的流動,他應該本來就是這麼柔軟的人。只是,他如今知道,給別人看到這樣的柔軟似乎也不是那麼尷尬的事了。當然,他是輕輕掀開一角而已。

沒有帶來救贖 但要被看見

他在新作《童話.世界》中演出律師張正煦,那不是一個像童話的故事,是權力支配關係下的性侵、初萌芽的戀愛、法律與現實交揉出來的故事。張孝全扮演的角色貫穿其中,17年前的他,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孩磨損了、枯萎了。17年後,他再碰到同一個狼師李康生,他究竟是以負傷的創痛,亦或是帶著追求正義的決心去行動呢?一看劇本就幾乎決定要演的張孝全說:「可以由情感帶入、可以由公平正義面帶入,」而他更直說:「我看完電影,我覺得並沒有帶來救贖,一點都沒有!」
戲裡演過的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張孝全說,他從來無法真正分割。
可能,必須要捏熄救贖。因為電影終究是想讓人警惕,自己身處在什麼樣的世界,「讓你看見。而你會發現,像這樣(權勢性侵)的事情,是一直不斷發生在周遭。」冰雪不會在剎那間消融,但唯有把帶著體溫的手去碰觸冰雪,你才得以融化一些冰雪,而那才會是一個開始。
張孝全說:「17年後,你會看見,17年前的官司影響他多深⋯」而困難的是,角色當下的決定與所說的話,底下都有縱橫交錯的水路。17年前的事隱如伏流,當過去的張正煦形塑了現在的張正煦,那流從未中斷。最後,伏流再也不藏了,生命的刻度全攤在那裡。
張孝全演出《童話.世界》中的律師,與江宜蓉(右)演出的角色互有好感,最後卻悲劇收場。(傳影互動提供)
張孝全對此是很有感的,因為常會有人問他,若讓他回到18歲,或是問他,最想回到人生那一個階段去改變什麼。張孝全總說,別吧!他可沒有要回到青春期或是任何一個時候,他知道,「我去改變那件事情,我現在又要變成什麼樣子,若我沒有經歷因為那件事情的改變,我怎麼知道,現在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子?」去改變了什麼,現在的自己不就變成了悖論?

重逢戲裡角色 醒來都是淚

我們訪問的時候,大雨消減了大部分的日光,陰翳之中,張孝全的雙眼黑邃而發亮著。眼裡像吃進了周圍的光,張孝全思索著,然後搖頭:「要重新再過一遍,我不要。」當你賦予記憶意義了,也因而建構起人之所以為自己的真實。這一點,張孝全還是頗為固執的,他知道自己經過什麼,又如何長成現在的自己。
張孝全對角色往往是感覺而感性的, 不會理性去分析。不是他真的要刻意藏什麼, 他說:「我常常很難把很多事講得清楚, 對我來說是感受的事。」
連角色長出了自己的分量之後,張孝全說,沒有要放下,事實上他不知道如何放下。「我從來不知道要怎麼去消化角色的負面情緒。每一個角色其實都是我,我怎麼消化和抽離?我沒有,當我經歷一個角色之後,他成為我心裡的一部分,而且他本來就是我的一部分。」
張孝全說到,曾在某一天早晨,他夢到他演過的劇集《罪夢者》結尾,於是臉上都是淚。他起床打開電視找到最後那一段,邊看邊哭到不行,太太送完小孩上學後回家嚇到,「但之後她就狂笑,以前她覺得我是沒血沒淚的人⋯」他表情其實有點難捨,因為跟戲裡的角色同時在不同維度中活著,在那夢裡他們才重逢了。
張孝全以《罪後真相》再度入圍金馬影帝。右為方郁婷。(威視提供)
大家常常形容張孝全性感,但他最珍貴的特質,應該是感性。比如,他想演的劇本,沒什麼條件,往往都是,他想試試看,他興起說著:「我有感覺,我會看見自己就是那個人,在那裡說那句話。」
當他真的成為了父親,也是很感受性的。他看家庭戲,一個有女兒的家庭看似美滿,但其實他們過去有個兒子過世了。「以前我看到這種戲,我會想,你也有第二個小孩了,你要讓它過去啊!」他輕輕停了一下,當他終於成為了父親之後,「現在的我可以體會了⋯」
拍戲時的張孝全,帶著複雜的感受活著, 他形容:「就像很容易爆炸的炸彈。」 回到家只想安靜。
甚至對父母,他的感受度也跟著提高。以前他不明白父母某些強硬的堅持是為了什麼,「當你明白時,以前這些讓你很煩很討厭的,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關心跟害怕⋯」所以現在是一個比較有耐心的兒子嗎?「陪伴會更多,」張孝全咧嘴一笑,「但也不是完全,我還是有我以前的樣子。」

以前買很多車 現在不想開

蝴蝶一振翅,世界另一端就可能有了風暴,如拋擲一顆石頭,不只是丟出它而已,光是拿著石頭的手,就與另外一手感到不一樣的重量。張孝全講到,兒子有時看到電視影像裡有他,會轉頭看看實體的父親,疑惑但放心笑了一下。這可能也是改變張孝全的一顆石子,當他握在手裡確認了,的確會滋長出父親的心。
在大雨之前一刻拍好了照, 但到了最後一刻, 張孝全都情緒飽滿投入在畫面裡。
他說:「我有很多車,我有超多車的,真的都沒有開,全部擺在那裡。有時想想,我是有病嗎?租停車位,每年的燃料稅、牌照稅,超可怕⋯以前不會特別去想錢這件事,因為我只要照顧我自己,不用擔心其他人,我只想要擁有這些,偶爾我有時間還可以開呀。但現在,就是我有時間我不想開。」張孝全不得不承認,有了家庭跟孩子後,自己不再那麼執著於過去的興趣了,對此,他是喜悅的。
不過,當張孝全這樣說著時,自己卻突然有點懊惱了起來,因為他真的不是這個意思,不是叫人家去結婚就對了,然後這些改變就會自動發生。那些因果,肯定不是超人力霸王,跑著跑著就能變身的必然。就算眼前是一個更能表達自己的張孝全了,他還是想保留其中的不確定,他還是想保留其中的迷惑。畢竟,我們如何能定調未來的自己呢?只能擺渡其間,未到最後,未知因果。

場邊側記

以前哭戲對張孝全來說很難,有了小孩後,就沒那麼難了。「我以前看電影是不會哭的,現在隨便就掉淚。有關小孩的、心情的,我都很容易掉眼淚⋯」適度釋放情緒,當然有益身心。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