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一瞬之光 江宜蓉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江宜蓉在戲劇中的存在多變,但處於等待期時,她很容易過度焦慮,剛過30歲的她,面對焦慮,是恆常的功課。
江宜蓉在戲劇中的存在多變,但處於等待期時,她很容易過度焦慮,剛過30歲的她,面對焦慮,是恆常的功課。
剛過30歲的江宜蓉,
新戲裡她演女高中生的角色。
外表是無違和的,
可是角色所遭遇之事的黑暗,
是她沉浸式的角色黑暗體驗。
體驗過了,也總算可以浮出來了。
她青春而熱切的心情,
說著女性所面對的社會結構。
那是她眼前與心底的一瞬之光,
不見得一下子就能燦爛與明亮,
事情是一點一點來的,
江老師的性別科普課,
下了戲之後她需要更多實踐。

1992年5月23日生。大學於加拿大讀經濟系,畢業返台後參與演員培訓課程。2018年以《花甲男孩轉大人》李雅婷一角獲得注意,並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另也參演人氣之作《火神的眼淚》及《華燈初上》。以《童話.世界》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項,電影將於10月7日上映。

江宜蓉剛從加拿大放假回來,拍照需要一點暖身,不過當她意識到了攝影師所想像的畫面之後,空間之中彷彿有了輕輕的拍擊,傳遞著共振,她即刻就通透、懂了。
換個角度、換個笑容,江宜蓉就有完全不一樣的氣息,這或許也是她在角色轉換上的優勢。

沙堆裡的鴕鳥 沉於黑暗寧不抬頭

這個過程,很江宜蓉。因為她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使人印象鮮明的女生,她需要一點時間熟悉,以及,被別人熟悉。因而她的可塑性很強,她是《花甲男孩轉大人》的天真台妹,可以是《華燈初上》裡小姐們旁邊的會計妹妹,也是《火神的眼淚》裡的小辣椒護理師。她細細體會每個角色給她的重力,然後有些煩惱似地說:「每個角色…都難啊。」
江宜蓉(前)在《華燈初上》演出女會計,一開始的造型很復古保守。(翻攝自江宜蓉臉書)
但江宜蓉不否認,在電影《童話.世界》之中,她在情感上游擺於李康生、張孝全之間,被老師李康生權勢性侵,騙哄著發生關係。演出這樣的女高中生角色,的確是江宜蓉所經歷過最沉的。她被角色帶著,浸泡於黑暗之中,如駝鳥把頭埋進沙堆裡,明明知道抬起頭來就可以呼吸了,但彼時,她非得讓沙子的粗礫磨擦她,感覺到疼痛不可。她形容這種不浮起來的選擇,「破釜沉舟的心情,就覺得沒關係,因為我其實沒有試過,走到這麼黑暗、這麼深,我覺得是一個對角色的使命感吧,也是責任。」
「那時候任何的負面能量,我都覺得是表演的能量,可以全部用在演戲上…我就覺得我可以啊,沉下去,就沒有想過之後怎麼收拾。真的是血氣方剛耶。」她瞇瞇眼笑著回憶,當時真的不是身心健康的狀態,這讓江宜蓉忍不住問舞台劇演員,如何上戲、下戲的訣竅,她說:「然後對方回,不是角色不離開妳,是妳為什麼抓著角色不放…」她似懂非懂,因為這是一個蛋生雞、雞生蛋的古老命題。頓悟來自放下,然而終能放下,也來自頓悟,都是一念之間的事。
江宜蓉(左)在電影《童話.世界》演出高中女學生,與同鄉律師張孝全(右)互有愛戀之情。(傳影互動提供)
江宜蓉演出的女高中生清新、迷惘、易感,與李康生的床戲,是江宜蓉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演出。不似李康生對裸露戲已十分熟悉,她把己身對床戲的不安,與高中生對性的生澀結合在一起。江宜蓉沒有急欲掙脫,而是去感受黑亦不黑、白亦不白的邊界外溢,那也是一個發現心底之下,還有另一個維度的方式。

社群映照自我 收放之間摸索界線

江宜蓉坦白,自己就是一個很焦慮、很容易受影響的人。拍完《華燈初上》後,有一陣子沒等到工作,陷入焦慮,她當時選擇把社群網站關掉。「我的邊界沒那麼堅固,關掉之後對我幫助很大,因為我比較聽得到自己的聲音。」
社群網站上,有童話世界裡表面過度完美的人,同時也有揭示著自己正千瘡百孔的人,一點都不奇怪,大家也都習慣了。但江宜蓉往社群網站的池水一看,看到的卻是⋯「我覺得使用社群網站會讓我想要迎合大家,有點把重心放在別人身上。這個大家會喜歡嗎?這個會有問題嗎?」她甚至覺得,大家要看到好看的照片,才會給她工作,多麼奇妙的想法…
江宜蓉對自己不是那麼有自信,也因而她曾經關掉社群網站,讓自己的聲音可以不被她想像的他人眼光淹沒。
江宜蓉知道原因,「演員很容易在一個等的狀況裡,那時候很容易亂想,把社群網站交到自己手上,簡直就是世界末日。一直想怎麼樣,是不是因為我IG形象,所以沒有人找我演什麼角色⋯」她自問自答:「其實沒有人在看我的IG,不要自己嚇自己。」
關掉之後呢?「po一張好看的照片,對我的人生真的很重要嗎?沒有!」再發現自己崇拜的演員,也不是每個人都有IG。演員已經是一個被觀看,也受到太多關注的工作了,她更意識,「我真的有感覺到,如果一直在意別人,在表演上的影響非常大,妳會好不自在,好不舒服。」
江宜蓉26歲時,剛有點知名度,有人說,以演戲來說,這樣年紀太大了。對方可能是好意,又或者是什麼別的心思吧,偏偏江宜蓉就是會把這些話吸收進去的人,但剛過了30歲的此時,江宜蓉立刻感覺到空氣層不太一樣了,「以前吸收了別人的意見,也沒有比較開心。現在不會什麼都吸收。」
江宜蓉坦言,現在是自我掌握力最好的階段,甚至也是比較有自信的時候。
黑與白,於江宜蓉曾經是很清楚的,包括焦慮與不焦慮,她以為消滅焦慮就不焦慮了。然而,身為一個演員,她的焦慮可以是禮物,促使她的感受性更強,看到黑與白之外的灰。她按下聲鍵,黑不只是黑、白不只是白,生命中每一個聲響都揉雜了更複雜的音色。一個演員需要感受與經驗,一如需要雕鑿磨練自己的味覺,才能養成最優秀的廚師。江宜蓉觀察自己的改變:「人長大,面對的東西愈來愈難,現在對灰色的理解,開始在提高,有在學習。」

放大性別感官 帶著意識傳遞光亮

不過回到電影中補習班所發生的,以戀情甜蜜為糖衣的權勢性侵事件,江宜蓉仍忍不住道:「我真的很困惑,什麼是愛耶?」而她坦言,這劇本一開始就打動她,因為邏輯清楚,清楚陳述一個灰色的事件,有因有果,「甚至女性幽微的感受,都表達得很細膩。」
江宜蓉私下穿衣服,是看不太出身體曲線的風格,她說:「本來對父權、女性會遇到的一些事情,我就是比較有意識的人,拍戲時,這被放大到很大。」江宜蓉談著女學生的心情,「先遇到了老師,已經被拉離了正軌,錯失了愛情上成長的機會。在一個很混亂的地方,有時候會把傷害當成愛,像有些女生就是一直跟渣男交往。」
演過遭權勢性侵的少女,江宜蓉更能將心比心,「我希望大家多一點理解,旁邊的人在講心事的時候,少說一句批評的話,這可能就救了對方,因為她不會覺得自己那麼糟。」
江宜蓉語氣快速急切,「如果說服自己跟老師之間是愛,那這一切,她有多傻?而且老師是有老婆的,自己就是一個小三…沒有出路,走哪一條路都被封死了。」拍了這部戲之後,不管是通姦除罪化或權勢性侵的議題,江宜蓉都會非常嚴肅去解釋其中的利害關係,她笑:「我現在是江老師,會帶著科普的心情。」就把電影中曾經歷的黑暗,化為一點點努力改變的力量,對他人而言,這同樣是珍貴而通透的,一瞬之間的光亮。

場邊側記

江宜蓉成長過程看了很多偶像劇,小時候她有很多夢幻想像,「男人就是會這樣照顧別人,我也想找到這樣子的人。」雖然現在這種粉紅泡泡比較少了,不過她說:「看《月薪嬌妻》時,覺得很可愛,看他們談戀愛覺得心情很好。」但新垣結衣與星野源真的結婚了耶,江宜蓉不覺得很勵志嗎?

造型:陳慧明/化妝:Azzurro/髮型:Doreen(FOUR Lite Hair Cafe)/服裝提供:SPORTS b.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